中国英语专业硕士生毕业论文中的衔接分析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ow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年首次提出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衔接理论体系。以往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衔接是影响写作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衔接与作文质量高低存在着相关性,但是,以往的国外研究大多数是分析较低水平的学习者的习作,极少数则是分析硕士生的英语文章,他们缺少将中国英语高水平的硕士毕业论文与高水平英语写作者的文章进行比较,前者反映的是作为二语使用者的中国学生的水平。在本研究中,笔者将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这一理论为依托,试图探讨中国英语二语使用者和高水平英语写作者在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异同。本文研究对象为120名中国英语高水平的硕士毕业生和120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数据为120篇硕士毕业论文和120名篇高水平英语期刊的文章,国内大学的选择依照大学排名来进行,覆盖了高、中、低层面;在高水平期刊的选择,所选择的期刊都是英语语言文学方向权威的外文期刊,体现了英语高水平研究者的水平。在研究的变量方面,研究者确立了指称和连接范畴下的141个变量,分析工具为Range和Wordsmith软件,统计工具为SPSS11.0分析软件包。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二语使用者和高水平英语写作者在文章中都使用了大量的衔接手段。在指称的范畴下,中国英语二语使用者与高水平英语写作者相比更多地使用人称指称,使用的比较指称少于高水平英语写作者;在连接手段使用方面,他们的文章都呈现同一种态势,即增补型连接使用的最多,其次是转折型连接,然后是时间型连接,使用最少的是因果连接。另外,相比较于高水平英语写作者而言,中国英语二语使用者较多地使用因果连接手段,其他三种连接均少于高水平英语写作者。但是,从整体来看,他们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比较结果还发现,他们在人称指称使用和时间连接手段使用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在两类文章中,他们使用的指称和连接在衔接项目选择的分布上大致相同,即各个衔接手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衔接项目基本相同。但是,与高水平英语写作者相比,中国英语二语使用者在特定的指称词和连接词的使用上表现出了过多和过少的使用趋势。在指称中,他们过多地使用了大部分的第三人称代词以及表达一般比较的词项different;而他们则过少地使用了its、such和as many。在连接方面,中国英语使用者过多地使用了一些简单的衔接项目,女Wand、or、therefore、next,对于一些诸如“程式语”的连接词,如in consequence、at last、to sum up,他们也表现出了过多使用的趋势,这反映中国学生擅于总结的倾向;相比之下,中国英语使用者又偏少地使用了其他一些常见、看似简单的词项,如(?)for example、nor;but、at least、in fact、rather、yet;earlier,他们在论文中较少地使用例证来辅助论述,他们在表达正反观点方面和本族语者有很大的不同,使用词汇的频率较低且不如本族语者的丰富。分析结果表明,在衔接手段的使用方面,中国英语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已达到了较高的英语水平,但在某些类具体的衔接项目使用上,他们和本族语者还有一定的差别,仍需继续学习。
其他文献
严重烧伤病人,超高代谢期引起能量过度消耗,蛋白质大量分解,导致负氮平衡,病人体重明显下降,抵抗力和免疫力也随之减低。早期补充足够的营养,在严重烧伤的救治中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计算机网络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凸显,使得以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流行,在万维网上已经建立了许多风格不同的教学系
东晋时期慧远僧团在僧人教育方面发展出以唱导为主的教育方法、各随所习的教育原则和七年之期的学习年限,是当时“译场教学”方式的重要补充。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6例多发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