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并购由来已久,无论是出现新技术、更新产业还是变革经济制度都使得并购如同潮水般一次次涌动。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并购对发展整个社会生产力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并购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方式。互联网企业作为我国飞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一分子,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的并购活动也十分活跃,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购行为理论上能够为并购企业带来增值,然而由于行业不同,它们的历史沿革不同,现时差异诸多,因此影响其各自并购决策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从而造成并购行为模式的差异,最终导致不同行业企业并购增值效应与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会出现差异。王倩(2011)以2008年深沪两市房地产企业为例,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出对企业绩效造成影响的公共因子,即企业的营运绩效由企业成长能力、经营方式、偿债能力及盈利水平共同决定。杨佳音(2014)分析我国文化产业跨国并购,得出并购使企业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的结论,并验证了横向并购的可有效提升企业绩效。目前国内外在企业并购绩效、并购影响因素与并购动因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至今鲜有学者针对互联网企业并购绩效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国际上尚存记录的相关研究基本均采取了传统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直接对互联网企业并购绩效作出评价,也未考虑影响互联网企业并购绩效的因素。魏亮(2007),对我国16家上市互联网企业在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期间发生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经采样共计50个样本。通过对采集样本使用平均股价分析法等运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明:通过互联网企业并购的方式可以为收购企业带来相应价值,不过并不代表会为企业内部的所有股东带来收益,有可能会造成股东价值的损耗。此外,这一市场经济活动对社会效益并无明显影响。王贤杰(2014)收集了我国海外上市的22家互联网企业于2000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23日期间发生的吸收、合并公告事件。并通过因子分析法、财务指标法深入研究样布企业的绩效状况。分析结果证明:就宏观角度来看,中国互联网企业绩效水平随着中国的发展进度不断提高。因此本研究结合互联网企业及其并购特点,引入非财务指标改进研究并购绩效的传统方法——会计研究法,通过对多个互联联网企业并购事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建立互联网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模型,测度互联网企业并购绩效,探寻在不同并购类型与不同支付方式下,互联网企业并购绩效有何不同。研究发现互联网企业绩效并未因并购行为而有所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字型变化趋势,且横向并购与使用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并购整体绩效表现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