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本论文题为“《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研究”。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小说叙事方式、叙述视角、叙事风格方面的继承与创新。由此认为,艾米莉是一位富有创新意识的作家。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叙事方式的突破。本部分重点分析了《呼啸山庄》的戏剧结构冲突及框架结构的变化。《呼啸山庄》结构严谨,完整,颇像莎士比亚的戏剧,整个情节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戏剧化特色。在叙事结构中在沿袭古老的框架结构和借鉴书信体小说叙述视角转移的灵活性的同时,又不囿于它们的限制,而是恰如其分地将两者融合,同时又突破了两者,这种独树一帜的陌生化处理形成自成一格的风格,也加深了读者对文本欣赏的审美距离。
第二章,本部分从叙述人称这个视角分析小说切入点的不同之处。虽然同样运用第一人称,但却是旁观式的第一人称,以更加神秘的方式揭开小说的序幕。另外小说不局限第一人称的使用,而是多种人称手法的集合,形成了多元化的叙事特点。本章以哥特小说的特征为参照,分析了艾米莉对哥特体裁的创造性运用。
第三章,分析艾米莉对哥特小说“扬弃”地利用,把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结合起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在小说中,艾米莉对主人公的心理进行了深度挖掘。凯瑟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她的人格发展大大超越了以前的哥特式女主人公。她冲破了惯有的哥特模式,其婚姻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加剧了心理冲突。她不仅被置于两个爱人之间,而且被两个爱人分裂。临死前,她的心理冲突达到了高潮。失去自我的她,在痛苦和幻象中挣扎,出现了精神错乱的症状。这种对濒临于心理崩溃的痛苦,连续的失眠的、如梦的现实的描写,赋予了小说一个广阔的新领域和新特色。希刺克厉夫是极端化的拜伦式英雄。他将他所有的爱、柔情、忠贞以及牺牲都奉献给了凯瑟琳,而对于其他的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则极其冷酷残忍。他不愿受一切道德的束缚以及社会惯例的制约。当凯瑟琳接受林敦的求婚后,他的人格便开始走向扭曲和分裂,他决心报复。他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把自己异化成“吸血鬼”。在他的人格中,人性暂时被复仇的火焰压了下去,复仇导致了病态的心理,别人越痛苦,他越是感到痛快。而《呼啸山庄》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在小说中把神秘、荒凉、广袤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矛盾、痛苦的人物内心世界近乎完美的结合起来。小说以荒原般地环境描述刻画了人物、表现了主题,开拓了小说表现手法的新领域。
本文的三章内容是各自独立,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正是基于这三章的分析探讨,作为具有创新意识作家的艾米莉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的解读,能更好地了解《呼啸山庄》之魅力所在。如果能有这种效果,说明这种研究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