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根据中国共产党历来的实践经验,在完成新时代使命任务的道路上,切不可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指导仍然十分必要。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该论断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新发展,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新时代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先是界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相关概念,随后采用历史文献法对该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初创是在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随后,该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实践中逐渐丰富。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系列论述使“生命线”理论的内涵得到了新的发展。基于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带给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固本铸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以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四个方面既是意识形态工作重中之重的着力点,也是“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论”的核心内涵,更是“生命线”理论在新时代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提出的“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论”具有极其重大的时代价值。它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具有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和服务“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心任务的重要作用。处于今天这前所未有的巨大历史变革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论”的提出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其一,守正与创新相互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其二,在新时代大环境下需要更专业更高质量的思政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刻不容缓。其三,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辅相成,要不偏不倚的正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