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北地区火炕的田野调查研究——以永青林场为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doochild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辽阔版图中,东北居于一隅,不同区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不同地区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东北也是如此。伴随着东北人世代生活的火炕也被赋予了时代印记,“南方喜床,北人尚炕”说的就是人们从古至今承袭下来的生活习惯。而本文的田野地点永青林场的炕历史并不久远,仅仅几十年。但就是从这几十年炕与人们生活的交融中所呈现出的情感、互动、交流、聚散,甚至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让人们从内心深处更需要它,这并非仅仅是因为炕是人们睡觉休息的工具而已,这其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们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依赖。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导论,交代写作的缘由并从传统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火炕的记述和考证两部分展开论述。第二部分是对田野地点的概述,涉及林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人们的生计方式及社会组织等方面,为后文林场火炕如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好铺垫。第三部分探讨炕与技术主要关注人与物及社会的关系,通过盘炕过程来论述人与技术是如何对社会组织产生建构、如何对林场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第四部分炕与空间主要阐述的是炕在人们家庭空间中的位置,表达的是圣神空间与世俗空间双重性的问题。第五部分炕与人们日常生活和仪式活动主要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仪式与互动、分离与聚合、状态和身份的过渡等来更好的进行社会性的表达。第六部分为全文的结论,主要针对炕的社会意义的建构和炕的社会性是什么进行续写。  炕对于东北人产生的感情,“外人”不会轻易理解,要想更深入的体会炕在东北人心中的位置,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参与进来与人们同吃住,亲身的感受才能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俗语“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话更深刻的意义。这样才能更直接的体会到炕如何逐渐从参与者变为人们生活的塑造者,进一步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行为,炕作为物所具有的能动性也在之后的社会性的阐述中得以更进一步的流露。
其他文献
分析了目前电信市场的竞争状况及形成恶性价格战的成因,提出了依法加强对不规范价格战管理的主要措施:一是国家电信监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尽早出台《电信法》及相关配
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显著,相关理论研究颇丰。本论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实践方
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网络产业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其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我国反垄断法规制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近年来网络产业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争端不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