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突破变革,日新月异的社会带给中国的是强盛与繁荣。同时,处在转型期的中国也正面临着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近年来,信任危机的出现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际信任的重要性。人际信任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信任环境的好坏,进而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诚信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推动形成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会环境。于此同时,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也成为党和国家奋斗的目标。因此,人际信任水平的提升和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高都是当代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时代的快速变迁使当代社会中的代际差异问题逐渐凸显,这种差异不仅反映在年龄上,也出现在观念中。本文试图从代际差异的视角来深入研究我国当前的人际信任问题。通过对代际人群的科学划分,对不同世代群体的人际信任状况和居民生活满意度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世界价值观调查第二波到第六波的中国地区数据,建立人际信任与居民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当代我国整体人际信任水平偏低,对待陌生人的信任水平呈现由年长一代到年轻一代递减的趋势;近十年我国居民生活满意度有小幅降低,并在代际比较中呈现明显差异;人际信任与居民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并且在人际信任的影响程度问题上,年轻一代比年长一代更重视人际信任因素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针对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文章在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人际信任水平和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建议,包括采用文化引导,营造良好的信任环境;加强网络监管和诚信教育,提升青年人的信任水平;强化法制管理和群众性活动,提高熟人间的信任质量;打造征信体系和安全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