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严重的土传萎蔫性病害,是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它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可危害超过50科的200多种作物。该病在发病严重的地区,发病率可达80%-100%,损失惨重。在我国南方各省市均有严重发生,给我国的番茄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以番茄青枯病为研究对象,以诺尔霉素、农用链霉素、水合霉素和乙酸铜为试验药剂在室内进行单剂的毒力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共毒因子法从农用链霉素、水合霉素和乙酸铜中筛选出与诺尔霉素的最佳配伍药剂;使用共毒系数法对不同配比的农用链霉素和诺尔霉素复配剂进行评价,求出最佳配比;通过相关助剂的筛选,配制出50%农链·诺尔可湿性粉剂,制定了产品质量分析方法,最后对该产品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现将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摘要如下:1最佳配比的筛选采用农药-菌悬液混合杀菌法,以番茄青枯病菌为对象对农用链霉素、诺尔霉素、水合霉素和乙酸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农用链霉素、诺尔霉素、水合霉素和乙酸铜对番茄青枯病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06.6962±4.4987mg/L、40.2313±2.1791mg/L、118.9597±2.4561mg/L和650.6932±8.3955mg/L,其中诺尔霉素的毒力最高,乙酸铜最低。以诺尔霉素为主干药剂,采用共毒因子法对诺尔霉素+农用链霉素、诺尔霉素+水合霉素和诺尔霉素+乙酸铜三种配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种配伍均具有增效可能,其中农用链霉素+诺尔霉素组合的共毒因子最大,增效范围最广,为最佳配伍。采用共毒系数法对9种不同配比的农链-诺尔复配剂的复配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种配比的共毒系数均在200以上,显示出良好的增效作用。其中农链:诺尔=4:1时共毒系数最大,因此,选定农链:诺尔=4:1为最佳配比。2 50%农链-诺尔霉素可湿性粉剂配方的确定在确定最佳配伍与配比的基础上,对可湿性粉剂的助剂、填料进行筛选,最终确定50%农链·诺尔霉素可湿性粉剂的优选配方:农用链霉素40%(质量分数,下同)诺尔霉素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润湿剂BX 2%木质素磺酸钠1%白碳黑10%凹凸棒土补足至100%3 50%农链·诺尔霉素可湿性粉剂的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以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50%农链·诺尔霉素可湿性粉剂中农用链霉素和诺尔霉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有效成分的出峰面积与浓度间的线性关系良好,农用链霉素和诺尔霉素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76、0.041,变异系数分别为0.190、0.409,50%农链·诺尔霉素可湿性粉剂实验室小试样中农用链霉素和诺尔霉素的含量分别为40.010%和10.032%。分别采用FAO、CIPAC、GB推荐的方法对可湿性粉剂稳定性、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润湿性、热/冷贮稳定性、细度、酸/碱度及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0%农链·诺尔霉素可湿性粉剂稳定性良好;悬浮率为99.2%,大于98%;润湿时间为45s,小于60s;该产品中农用链霉素和诺尔霉素的热贮分解率分别为2.26%、3.66%,均小于5%,冷贮后制剂无结块现象;酸度为0.23%,小于0.3%,含水量为0.54%,小于2%。小试样的质量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4田间药效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分别以72%农用链霉素SP和和99.9%诺尔霉素为对照药剂,对50%农链·诺尔霉素可湿性粉剂小试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青枯病的田间药效实验中,50%农链·诺尔霉素可湿性粉剂可以有效控制番茄青枯病的危害及发展,使用浓度为33mg/kg(3000倍)时,药后7d到28d的防治效果达78%以上,但与4000倍浓度间无显著差异。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建议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为25mg/kg(4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