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不同浓度(0.0、0.3、0.5、0.8、1.2、1.5、2.0mg/m3)汽车尾气和SO2对黄杨、栾树、楸树、梓树、七叶树、女贞、法桐、华山松、油松、白皮松、北美乔松11个树种苗木进行静态熏气处理,处理时间为5d,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a/b值、SOD、POD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 1 2种污染物都能够引起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叶绿素a/b的上升,且处理浓度越大变化幅度越大。恢复程度依树种而定。 2 2种污染物处理过后,楸树和栾树的SOD酶活性均先上升再下降,且同时在0.5mg/m3时达到峰值,方差分析显示,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栾树SOD对尾气和SO2的敏感性及忍耐力均比楸树高,其抗污性强于楸树。而SOD与植物的抗污性密切相关,是一个很重要的描述植物抗污性的生理指标。 3 2种污染物处理过后,楸树和栾树的POD酶活性都是先上升再下降。尾气处理中,楸树在1.2mg/m3时达到峰值,栾树在0.8mg/m3时达到峰值,均极显著高于对照。SO2处理中楸树在1.5mg/m3时达到峰值,栾树在0.3mg/m3处理时活性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OD酶活性与抗性的相关性较SOD弱,但其与SOD的协同作用可以用来说明试材的抗污性。 4 2种污染物处理过后,楸树和栾树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整体上升,说明污染物对质膜造成了伤害,引起内涵物外渗,电导率上升。且处理浓度越大变化幅度越大,恢复时间越长。两者可以作为伤害指标描述植物受污染物伤害的程度。 5 2种污染物处理后,楸树和栾树的脯氨酸含量未出现与污染浓度相关的规律性变化,但是在恢复试验中2树种各浓处理均出现了积累峰,说明脯氨酸累积对植物各项生理活动地恢复是有益的,可以作为一个有益指标来评价植物的抗污性。 6 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对各项指标测定值进行定量转换,对11种树木的抗污染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尾气的抵抗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梓树、华山松、黄杨、栾树、女贞、油松、法桐、白皮松、北美乔松、楸树、七叶树;对SO2的抵抗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黄杨、栾树、乔松、梓树、华山松、白皮松、女贞、油松、楸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