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尔第三王朝在其第二任国王舒勒吉(d?ul-gi)统治时期(公元前2093年——前2046年),王朝达到顶峰,国内的政治经济建设发展繁荣。由于帝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辖下属地贡入帝国的贡牲持续增加,同时为了巩固统治,国王及王室贵族持续向神明献祭;同时宫廷对供给王室食用、祭祀、接待外国使节及赠送礼物的牲畜的需求也极大的增长,为了满足这项日益增长的需求,舒勒吉于其在位第38年(公元前2056年),于尼普尔附近建立了一个十分庞大的贡牲中心——“普兹瑞什达干司”(é-Puzrish-Dagan),其遗址位于伊拉克的德莱海姆。普兹瑞什达干位于“众神之王”恩里勒的祭祀地尼普尔和“神王之后”宁里勒的祭祀地图马勒之间,方便提供节日和祭祀所需的大量牲畜,同时也能提供大量牲畜给贵族、官员和外国使节等人员作为口粮支出。作为庞大帝国的贡牲中心,它在乌尔第三王朝的经济体系中占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大规模盗掘,德莱海姆泥板文书分散到世界各地,零散发表,难以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为此,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IHAC)启动了“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档案重建工程”(“Drehem Project”),本文正是这一工程的组成部分。本文重建了贡牲中心牛羊管理官员阿巴卡拉的档案,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阿巴卡拉的泥板文书,同时加入拉丁化及中英文翻译。通过重建分析阿巴卡拉的档案文件,我们得出以下论断:阿巴卡拉是贡牲中心的一位普通牛羊管理官员,其任职时间是阿马尔辛3年5月24日至伊比辛2年10月。阿巴卡拉的工作职能分为两个阶段:一、舒勒吉、阿马尔辛、舒辛时期,作为牛羊管理官员,阿巴卡拉主要负责牛羊的接管、收到及支出工作,主要以收据的形式进行调拨,很少直接接触牲畜;作为书吏,阿巴卡拉在这一时间段内主要履行核查职能。二、伊比辛时期,阿巴卡拉的调拨职能减弱,只涉及少量的牲畜调拨,书吏职能完全转为收据复抄工作。通过对阿巴卡拉档案文件的重建分析,基本了解了阿巴卡拉的身份与工作职责、以及普兹瑞什达干的组织结构与运转形式,为进一步研究乌尔第三王朝提供了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更进一步研究苏美尔国家的社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