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净利差逐渐收窄。据中金公司测算,银行净利差每下降0.1个百分点,银行业的净利润将下降5%至6%,按照行业平均水平,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以建设银行2012年净利润1936.02亿元为基准,2016年、2020年,仅净利差收窄就将分别削减建设银行净利润400亿元、1000亿元左右。根据2015年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五大国有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仅有1%左右,商业银行告别了利润飞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增速逐年趋缓。银行若想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靠息差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需要尽快改变,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经营转型压力。当前,居民的理财意识不断提升,资产配置需求不断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盈利逐渐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研究,将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对商业银行创造经营效益也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部分动作较快的商业银行已着手进行资产与负债的结构优化,重点突出非利息收入,即中间业务收入的发展,加强盈利模式的转型,效果初显。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重达到36.67%,同比增加35.06%。比较而言,国有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转型速度要远低于股份制银行,根据建设银行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建设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为20.4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面对如此激烈的同业竞争、如此快速的金融体制改革,建设银行不得不改变目前的经营模式,通过中间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银行利润的持续增长。个人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几年发展日益迅速,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竭尽全力争抢理财业务的市场份额。本文拟对吉林省建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营销进行深入研究,从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础理论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着手,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阐述吉林省建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并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吉林省建行目前在个人理财业务营销中存在的五方面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多年工作实践,结合理论研究、市场调查与借鉴同业优秀做法等方式,为吉林省建行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继而,本文针对当前吉林省建行存在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营销系统支持、营销渠道拓展不够、定价机制不够灵活、营销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主要包括:创新产品与服务、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开发智能化营销系统、丰富营销渠道与手段、制定灵活的定价策略与培养综合型理财队伍等营销策略,有效地改善了目前吉林省建行在个人理财业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吉林省建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营销是以金融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把银行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银行盈利的一系列经营活动。本文是基于对吉林省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旨在有效促进吉林省建行个人理财业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启示。考虑到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笔者仅结合当前的市场形势进行分析,在今后实践运用中还需结合经济政策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也是笔者在后续研究与工作中需要逐渐改进与创新的方面,祝愿吉林省建行能够把握经营转型的机遇,稳步提升个人理财业务的同业市场份额,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