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汉语修饰语习得偏误的分析与研究——以泰国皇太后大学汉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语料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ov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语与汉语同属汉藏语系,两种语言自然会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汉语和泰语都是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语序和虚词是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但泰语又分属于侗傣语族,有些地方与汉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如修饰语与中心语位置的不同便是典型例子。 本文以汉语和泰语的修饰语即定语和状语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语言对比、偏误分析、中介语以及语言习得等理论,通过对两种语言定语、状语的构成及其句法功能的对比,分析汉泰两种语言在修饰语与中心语位置关系上的差异,即汉语通常是“修饰语+中心语”,而泰语通常是“中心语+修饰语”。 本文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语料主要来自笔者在泰国皇太后大学任教期间所收集的该校汉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作文和调查问卷,在对泰国学生汉语修饰语习得偏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泰国学生将汉语的定语、状语置于中心语的后面,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母语语序的“负迁移”影响;而在多项定语、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上,以及在定语标志“的”和状语标志“地”的使用上等所产生的偏误,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母语的“负迁移”,也有对汉语多项定语、状语语序排列的特点认识不足等其他原因。 文章最后还针对泰国汉语教学在定语、状语修饰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泰国汉语修饰语的教学提供某些理论和现实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便民图纂》是明代一部介绍百姓日常生活知识的书籍,此书从农业、蚕桑、树艺、占卜、祈禳、调摄养生、饮食居住等多方面描述了明代百姓的日常生活。现存较为通行的版本有明
《论衡》作为东汉时期著名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论衡》中引有大量的《周易》经传文辞,并且保留了某些与汉代《易》学有关的文献材料。这些材料对《
利港电厂对两台FW公司设计的前墙燃烧锅炉进行了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为目标的改造.通过更换新型低氮燃烧器和增加燃尽风(OFA)喷口,使氮氧化物排放降低了60%,但锅炉飞灰含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