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及TLR4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腹腔注射BALB/C小鼠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模型组,n=24),不含病毒的Eagle’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及TLR4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腹腔注射BALB/C小鼠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模型组,n=24),不含病毒的Eagle’s病毒稀释液腹腔注射BALB/C小鼠作为对照组(n=24),观察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变化,分别于制模后7天、14天、28天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小鼠心肌病理改变情况,以甲苯胺蓝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检测两组小鼠各时间点心肌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情况,用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心肌TLR4的表达,将模型组各时间点肥大细胞数目与TLR4mRNA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建立:小鼠腹腔注射CVB3后,出现掉毛、体重减轻等一般情况改变;HE染色显示心肌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各时间点病理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asson染色:模型组第28天心肌血管周围及心肌间质内大量蓝色胶原沉积,胶原容积分数增加,与第7天、第14天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模型组心肌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核变形。2.肥大细胞数目及形态: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模型组各时间点心肌肥大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模型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明显。3.TLR4表达: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各时间点心肌TLR4的阳性表达面积及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4.相关性分析:模型组心肌肥大细胞数目和TLR4mRNA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R2=0.877,P<0.05)。结论:肥大细胞及TLR4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炎症反应、纤维化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心脏肥大细胞和TLR4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相互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ADHD的诊断与治疗现状调查及影响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目的:本调查目的旨在调查儿科医生对ADHD的诊断标准的选择、对疾病转归的意识、治疗方法的选择(尤其是对
目的:在以大鼠肝切除再生为模型研究细胞G0/G1期转换的前期工作中,发现一个新蛋白LRRC48,该蛋白在大鼠肝切除后短期内表达迅速上调,持续两小时后开始下降,而在与其相对应的假手术
目的和意义:目前手术治疗跟骨骨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和认可,但是在临床手术中,由于跟骨特殊的外形,以及所在位置,常常导致手术中螺钉位置不满意,甚至置入距下关节腔内,损伤
研究背景及目的: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其中85%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以往研究表明,在多种实体肿瘤
目的:
1.绘制浙江省台州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线粒体12S rRNA和GJB2基因变异频谱,完善台州地区耳聋患者致病基因和变异位点的数据库。
2.进一步阐明携带线粒体12S
实验一
目的:
采用母爱剥夺动物模型,探讨不同母爱剥夺时间对小鼠情绪、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BDNF表达水平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新生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
目的:
应用超长扫描深度OCT研究不同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囊袋的形态学变化
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于温州医学院附
背景:脑血管病仍然是全世界高发病率、高致残和死亡率的疾病,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仍需开发新的治疗策略,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对脑血管终点事件进行有效的评估。然而,这样的试
目的: 利用慢性低氧伴有(不伴有)高脂饮食处理后的小鼠模型,探讨慢性低氧与高脂饮食对小鼠的摄食行为、体重、空腹血糖的影响,并分析小鼠学习记忆和情绪变化及中枢胰岛素受体的变化,同时观察两者对小鼠的行为和分子学改变有何异同及有无协同作用。 方法: (1)实验分组:选用3月龄、普通清洁级C57BL/6J雄性小鼠28只,随机分成4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NC(n=7);第2组为慢性低氧组CH(n=7);第3组为高脂饮食组HF(n=7);第4组为慢性低氧伴高脂饮食组CH+HF(n=7)。 (2)模型制
目的探讨儿童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SNHUT)后的心率恢复(HRR)变化。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2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