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背靠背换流站运行状态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u365H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则进一步增长,交流远距离输电在同步运行稳定性、局限性上的问题就逐步凸显出来,于是直流输电技术就成为当前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高岭背靠背换流站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占地约340亩,是世界上换流容量最大的背靠背换流站,是实现东北/华北电网非同步联网的国家重点工程,全站共有9回交流出线,高沙2回线连接至东北电网的沙河营变电站,绥高4回线连接至东北电网的绥中电厂,高天3回线连接至华北电网的天马变电站。高岭换流站共有4个直流换流单元,额定功率750MW,四单元运行方式为协调/独立。本文根据高岭换流站2008年投运以来的运行状况和特殊事故案例,深入剖析故障发生的内因、外因以及设计隐患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事故原因,为日后的背靠背换流站建设工程提供有限的借鉴经验,为未来背靠背换流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积累更多的经验、也为直流控制技术的纯国产化贡献自己的一片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使用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选取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6.6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相数据,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震源区域三维地壳速度结构和地震重新定位结果。层析成像结果显示余震序列发生在高低速过渡区,震源区域存在低速层,P波和S波速度在震源区域东南侧低,西北侧高。基于地震重新定位结果,结合高斯牛顿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拟合发震断层,分析断层的几何特征,推测发震构造为走向近东西,倾角向南的逆冲断层。
目的:讨论累及主动脉弓部的B型夹层血管重建手术处理方式的探讨。方法:总结24例病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龄36~78(50.68±11.19)岁,发病时间2天至15天.16例TEVAR+烟囱手
根据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分布预报地震的思路,对台湾地区1971年以来14组M_S7级以上地震前显著地震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台湾地区14组M_S7级以上地震中,9组地震前存在两个以上显著地震,约占总地震数64%。9组存在两个显著地震中,只有1组地震前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夹角Δτ≥45°,其余8组地震前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夹角Δτ≤45°,且主震都发生在其满足条件的显著地震后29天内。
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森林火灾蔓延模型,但是由于林火行为的复杂性,此模型在准确率和普适性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结合已有的成果进一步改进王正非模型
近日,由中国农牧行业领袖峰会组委会主办,山东宝来利来生物产业集团承办的《中国农牧行业领袖网上论坛暨跨年演讲》大型互联网公益直播盛宴圆满落幕!会议现场观看量突破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