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博物馆的事业版图迅速扩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多元化、两极化的发展态势下,涌现出了许多形成“超级品牌”的博物馆,也浮现出一批生存维艰的博物馆。如今,信息社会中媒介演化消除了时空障碍:直播,让时间障碍趋于零和;手机,消弭了获取信息的空间障碍。不难预见,互联网的深入嵌入和物联网的普及将进一步消解传播权力界限。这将意味着,在万众皆媒的时代里人人都可以成为表演者,人人也都可以成为观众;视觉景观从未如此繁盛,视觉权利也从未如此大。对于博物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博物馆可以和公众随时随地亲密连接,却也应该深思——如何打赢这场“注意力之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复杂而庞大的信息系统中,整合博物馆品牌的视觉传播是一条出路:万物互联的新天地中,博物馆品牌视觉传播中的图像和文本交织变幻着搭建出“信息高速公路”,能够让博物馆由内而外协同发力,形成一致化的博物馆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众更好地连接和交互。笔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当今博物馆品牌建设意识薄弱、品牌同质化严重、过度依赖视觉营销、公众盲目视觉消费、词不达意的视觉乱象等现象严重。然而,博物馆是重要社会角色,肩负教育的使命,对社会公众意义重大。因此,构建博物馆品牌视觉传播模式具有必要性。受系统论中“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科学思想的启发,以品牌传播学和设计学的视角研究博物馆,突破了原来博物馆视觉传播研究集中于局部传播活动而非整体传播模式的局限,探索了视觉传播和品牌传播结合的可能,从新的角度构建了博物馆品牌的整合视觉传播模式。同时,详细论述了整合视觉传播模式,并针对不同传播实力和知名度的博物馆品牌提出方向性的传播战略和过程性的传播策略。以传播战略和传播策略双重维度的支撑,帮助博物馆将一元化形象贯彻于接触点,建立起博物馆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使公众形成忠诚度成为可能,令博物馆在注意力竞争中胜出,让公众看到并参与到博物馆事业中,共同传承经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