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件语义学的汉语动结式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结式描述的是动态的有终点的事件,是汉语中很重要的一种句法结构,对动结式的研究也一直是汉语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本研究将在事件语义学的框架下开展汉语动结式的语义研究。根据Rothstein (2004),动结式指称一个复杂事件,该复杂事件由述语和补语所指称的两个原子事件构成。根据Bach (1986),所有的谓词都可以指称一个情状。为了更好地理解动结式中两个情状之间内在的关系,本文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两个情状之间是否需要共享论元?2)两个情状之间有什么样的时间关系?3)两个情状之间有怎样的语义关系?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本文逐一进行了分析。首先是两个情状之间的论元关系。Rothstein (2004)提出两个子事件需要共享论元。根据谓词的不同分类以及谓词和论元之间的不同关系,动结式内部有多种类型。经过细致分析,本文发现,并非所有动结式中两个情状都共享论元,“两个情状需要共享论元”的结论不成立。其次是两个情状之间的时间关系。Rothstein (2004)认为述语所指称的事件被赋予了一个终结点,并与和补语所指称的事件在时间上相关联;两个子事件经历的时间是相同的。本文认为,如果上述直觉是正确的,那么述语所指称的情状应该是一个预设的特定的有界事件,这样才可能给述语所指称的情状提供一个终结点。最后讨论的是两个情状之间的语义关系。由于多谓以及谓词和论元之间的不同联想,动结式的语义呈现出多重的错综复杂的映射关系。本文分析发现,并非所有动结式中的两个情状之间都蕴含着致使或是因果关系。本文认为补语所指称的情状其实是对述语所指称的情状的一种陈述和说明,尤其是对于非典型的动结式。基于上述对动结式的三个方面的探讨,本研究澄清了汉语动结式中两个情状之间的论元关系、时间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为深入认识动结式的本质奠定了基础。同时,如果认为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存在映射关系,那么本文的结论也为衡量动结式的句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结合工程实际,在装配式建筑外墙进行了保温一体化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外墙保温的设计寿命得以明显提高,且加快了施工效率。实践表明:使用保温一体化工艺的建筑外墙整体外观及保
参附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和生物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上的休克等症。参附注射液应用于临床休克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疗已近30年,疗效确切,且安
关联-顺应理论是基于斯博伯(Dan Sperber)(法)、威尔逊(Deirdre Wilson)(英)提出的关联理论和维索尔伦(Verschueren)(比利时)提出的顺应理论而构建的全新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解释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