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村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化肥面源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农户是化肥面源污染治理的主体,他们对政策的接受意愿直接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及最终的治理效果。据此,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分析了我国化肥施用及化肥面源污染的现状;基于中央及调研地方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梳理,对治理政策的内容、目标群体进行系统研究,以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农户的接受意愿和受偿意愿进行调查和分析。继而,本文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了农户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化肥施用总量大和强度高,且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氮肥占比过高,施肥方式落后,化肥利用率低。我国化肥面源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及总磷排放量大,且总氮的排放近年来仍在增加;其结果是土壤质量下降,水环境恶化,空气质量受影响。(2)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关键在于化肥施用的减量增效,对于农户的直接影响就是化肥施用量的减少,尤其是氮肥。作为政策目标群体的农户因为利益受损,对于政策的接受意愿可能随之较低。(3)在农户总体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认知均较低的情况下,有65.4%的农户愿意接受限制氮肥施用量的政策,平均受偿意愿为每年183.01元/亩。而地区、个人特征、家庭收入结构、对面源污染认知等有所不同的农户在政策接受意愿上存在差异。(4)多个因素影响农户政策接受意愿。家庭以务农为主的农户对农业经营收入的依赖性强,限制氮肥施用量可能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及家庭收入,进而削弱其政策接受意愿;环境保护态度越积极的农户,接受治理政策的意愿越高;朋友的示范性作用和强制性环保法规均会增强农户的政策接受意愿;施肥方式便利、政府技术支持亦可提高农户的政策接受意愿。(5)应从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一是,对农户化肥减施行为进行适当的补贴;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进一步方便农户获得有机肥和配方肥;三是,为农户改进施肥提高技术支持;四是,以农户为中心加大化肥面源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