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教育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由最初的单一性、笼统性,向专业设置的多样性、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深入性等方向发展。摄影课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西方艺术设计教育中,摄影课被当作视觉传达课程来开设,它是艺术设计各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摄影技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探索和创新,从而产生新的视觉感受和艺术形式,去表现所学专业,并为专业的提高和发展服务。而现在国内摄影课的教学则偏重技术性,把掌握摄影的基本技术和技巧,为艺术创作收集素材当成主要教学目的,缺少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探索与提高,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符合摄影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艺术的生命在于独到的审美和敏锐的发现。摄影教育应用诸如线条、影调、色调等各种摄影艺术造型理论,来培养学生对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技能,从而形成敏感而细腻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千变万化事物的瞬间完美把握。摄影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数码影像飞速发展的今天,摄影课课程设置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摄影图片在设计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报纸广告中,以照片作为广告主体或插图已成为主流。摄影对人的视觉、心理的影响力较其他手段有优势,在设计中占主导地位。摄影的内涵及外延随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拓展而越来越深刻广泛。高校摄影教育背负培养高素质摄影人才的任务,应该大胆创新改革、积极探索。从摄影教学的观念、思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艺术设计离不开艺术摄影、艺术设计需要摄影,在数码影像飞速发展的今天,摄影课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