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德育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大学生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价值支撑,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健康发展的最深沉的力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研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扩展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途径,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大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项重要标准。  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德育的本质、无产阶级德育的特点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思想,认为马克思的德育观为我们研究高校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法治精神、诚实友善、健全的人格和对科学的吃苦耐劳等精神提供着指导。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同还不够精确和深刻,在践行方面存在某些不足。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德育观为指导,以对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路径分析为主要内容,找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薄弱环节和可以提升的空间,较系统地阐述了德性培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意义和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扩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思想由马恩创立,由列宁继承与发展,在我国传播并得到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思想内涵丰富,包括农业合作
转型期的中国既处于发展机遇期,亦处于矛盾突发期。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农村各类矛盾问题突出,表明农村矛盾及其化解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学术界对“构建和谐社会”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