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构建儿童自闭症患者社会保障体系的案例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imyue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自闭症也称之为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病于婴幼儿期,男患儿多于女患儿,但女患儿症状比男患儿严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及其行为方式刻板等。迄今为止,儿童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属于慢性病程,且有着较差的预后性。据相关数据分析,约有66.67%的患儿成年后无法独立生活,需要他人照护。近几年来,我国儿童自闭症患者人数日益增加,严重影响到家庭生活质量。同时,我国已将儿童自闭症患儿的康复治疗纳入到“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可见儿童自闭症患者已成为当前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然而,我国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健全,且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儿童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及后期生活。对此,本文以成都市为例,研究建构儿童自闭症患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原则,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分析法及理论结合实际法、比较分析法,了解我国儿童自闭症患儿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儿童自闭症社会保障体系的解决途径。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儿童自闭症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现状,了解当前儿童自闭症社会保障体系模式,并简要阐述所涉及到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为本次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以成都市为例,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成都市儿童自闭症患者基本情况及其保障需求,得到当前成都市对儿童自闭症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相关专项政策及财政投入不足、社会救助的管理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种种方面的缺陷。再次,分析了成都市构建儿童自闭症患儿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相关专项政策及财政投入、公益性机构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最后,提出了成都市构建儿童自闭症患儿社会保障体系的途径:加大政策及其财政投入、推进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社会救助机构的管理及其监督、拓展社会筹资渠道、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等。通过构建儿童自闭症患者社会保障体系,唤起全民对儿童自闭症的重视,推进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使得更多的儿童自闭症患者得到社会保障关怀,加快我国社会进步及其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提升国民的英语素养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教学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如何有效地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素养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迫切需要应对的教学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力薄弱,在课堂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诱惑而导致学习不集中。因此,编者认为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必然需要从集中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开始,打造趣味英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规制为导向的税收征收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服务为导向的税收征管模式将逐步代替原有征管模式,纳税服务已经成为与征管同等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未来税收征管发展的一个方向,并成为社会各界和研究学者关注的热门和焦点。作为落实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做好纳税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四川国税系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用系统性思维,去谋划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关系的法律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思考,如何在法制的思维下解决医患矛盾,成为了新时代的一项重要课题。医患双方既是矛
以社区卫生机构中医人员的功能定位为基础,结合中医进社区的工作特色和当今绩效考核的发展趋势,探讨进行中医全科医师绩效考核的意义,界定绩效考核维度,确定各绩效指标及其权重,明确进行绩效考核的程序和方法,构建符合中医全科医师工作实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准确、客观、真实地评价中医全科医师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充分调动中医全科医师服务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促进中医进社区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坚持基本卫生服务公益
失独老人是指独生子女因意外事故或疾病等亡故,而父母本身也因为年龄大,无法再生育、不愿再收领养子女的老人。在我国,大部分失独老人的产生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政府有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