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自闭症也称之为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病于婴幼儿期,男患儿多于女患儿,但女患儿症状比男患儿严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及其行为方式刻板等。迄今为止,儿童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属于慢性病程,且有着较差的预后性。据相关数据分析,约有66.67%的患儿成年后无法独立生活,需要他人照护。近几年来,我国儿童自闭症患者人数日益增加,严重影响到家庭生活质量。同时,我国已将儿童自闭症患儿的康复治疗纳入到“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可见儿童自闭症患者已成为当前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然而,我国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健全,且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儿童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及后期生活。对此,本文以成都市为例,研究建构儿童自闭症患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原则,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分析法及理论结合实际法、比较分析法,了解我国儿童自闭症患儿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儿童自闭症社会保障体系的解决途径。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儿童自闭症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现状,了解当前儿童自闭症社会保障体系模式,并简要阐述所涉及到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为本次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以成都市为例,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成都市儿童自闭症患者基本情况及其保障需求,得到当前成都市对儿童自闭症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相关专项政策及财政投入不足、社会救助的管理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种种方面的缺陷。再次,分析了成都市构建儿童自闭症患儿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相关专项政策及财政投入、公益性机构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最后,提出了成都市构建儿童自闭症患儿社会保障体系的途径:加大政策及其财政投入、推进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社会救助机构的管理及其监督、拓展社会筹资渠道、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等。通过构建儿童自闭症患者社会保障体系,唤起全民对儿童自闭症的重视,推进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使得更多的儿童自闭症患者得到社会保障关怀,加快我国社会进步及其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