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空气驱油过程中碳钢的腐蚀行为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wangke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注空气驱油过程中注气井的氧腐蚀问题,模拟空气注入井的氧腐蚀环境,利用失重法研究了氧分压、温度、时间、氯离子浓度和pH值对三种不同管线钢(N80/J55/P110)腐蚀的影响规律,并进行缓蚀剂复配研究。同时利用SEM、EDS等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三种钢在不同状态下腐蚀试验后的微观形貌与结构特征,探讨了油套管钢在空气驱油环境下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氧分压的增加,三种钢材的腐蚀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三种钢材的腐蚀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随着时间的延长,三种钢的腐蚀速率总体呈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随氯离子浓度的增加,三种钢的腐蚀速率均在8g/L时出现极大值;随pH值的增加,三种钢材的腐蚀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对本实验中开发出的缓蚀剂,在静态实验条件下,对三种钢的缓蚀效率均超过99%;而动态实验条件下,对三种钢的缓蚀效率均超过90%;研究发现,在动态条件下三种钢的腐蚀速率要低于静态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在不添加缓蚀剂的情况下,碳钢的腐蚀产物主要是铁的氧化物,添加缓蚀剂后碳钢表面生成一层较薄的均匀致密的保护膜。本文利用失重法和高温高压电化学方法并结合SEM、EDS等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CO2的分压对三种管线钢氧腐蚀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CO2和O2共存下,目标缓蚀剂是否仍能达到要求。结果表明:当体系中存在CO2时,三种钢的腐蚀速率显著增加,并且三种钢的腐蚀速率随CO2分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在CO2和O2共存条件下,所开发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超过98%;微观分析表明CO2和O2共存时的腐蚀产物主要是碳酸亚铁和铁的氧化物。
其他文献
武汉大学期刊社成立于2000年10月,下设办公室、5个编辑部以及出版发行部、网络信息。部共8个部门,编辑出版6种中文核心期刊学报、2种英文学报及2种科技杂志。
阐述了两种LBS位置表示方法,引入了语义位置的概念,对现有的语义位置概念作了修正,强调了位置属性也是语义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位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分析,讨论了位置属性所包括的内容;运用层次建模,实现了位置之间关系的描述。为了能够规范化地描述语义位置,运用本体技术,对位置所包含的语义信息进行了描述,建立了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OWL位置本体模型。通过对语义位置的本体建模,实现了位置信息的知识化
<正>上海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崛起了包括"上海手表""正广和""冠生园"等一批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进入21世纪的今
为减弱异常观测值对自校正Kalman滤波精度的影响,引入抗差M估计的等价权函数,建立了抗差自校正Kalman滤波算法,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计算表明,该自适应滤波算法在完全未知噪声统计的情况下,不仅能够自适应地求解状态参数,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抵制观测异常对导航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