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下中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对比分析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地位也在逐渐的变化着。评价理论是马丁等学者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三大元语言功能中人际功能研究的扩展。这一理论系统改变了仅从语气和情态来研究语言人际功能的局限,为人际意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评价系统关注说话者/作者用来表达特定的评价立场和与实际的或潜在的应答者协商这些立场的词汇语言资源。马丁把词汇评价资源做了范畴化描写,并归纳为三个评价次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它们又可以分别次系统化。以国家领导人在公共场合的讲话为蓝本,本文作者收集了近几年中西方两大代表性媒体对其的评论性报道,共计10篇。运用评价理论对这些两大不同来源语篇素材中介入资源分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历时性变化进行了总结。通过研究发现:1.在选取的两大媒体的新闻语篇中,对话扩张的运用要多于对话收缩,这一现象在中方报道中尤为明显,进而体现出中国是具有较强包容性的大国。2.在对话性收缩这一子系统中,中方在否认资源的运用上,远远少于西方媒体,而这一现象也体现了中国对待国际经济发展积极乐观的良好形象。而西方媒体对否定资源的大量运用,则对中国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一个反面作用,容易引起读者对中国的错误认识,削弱中国官方言论的威信度,使中国形象背负上自大、不切实际的评价。而在对话性扩张中,中西方媒体都大量运用摘引这一资源;于中方而言,这能更好的体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于西方媒体而言,这能使报道更加地客观,并给读者留有空间。3.通过对语篇材料的历时性研究,中西方媒体在介入系统资源运用上的变化趋势平稳,但是峰值数据处于相反的变化方向。总体而言,从新闻报道中,乐观、友好、积极向上的、有责任感、有权威性的大国形象被体现了出来,而一些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对于中国良好形象的质疑及误解时有发生,这些都应当引起注意。
其他文献
领导者应充分掌握和厘清物质型、拥护型、反对型、价值型等不同类型下属的决策认同程度、决策认同来源以及未来决策认同变化可能趋向。针对物质型,应构建个体—组织价值联系,
<正>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余波不绝,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对危机中"次级贷款"及有关金融业务发展在触发危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的理解,人们普遍认为应
<正>网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把网购当作是其购物的主要方式。大至汽车家电,小至柴米油盐,皆可以在网上购物平台购买到。网购的实惠便捷以及选
1978年12月26日,52名中国学者前往美国华盛顿。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派遣的第一批公派留学人员。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出国留学人员达到18,000名。其中,“国家公派高级
<正>1课题的提出函数的最值是函数基本性质的重要部分,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要内容,在历年高考中屡见不鲜.笔者在备课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适度
针对网络上流行的“转锦鲤”现象,从模因论角度探究了其复制与传播过程,并剖析了语言模因“转发这个xxx,就能xxx”产生语义变异的社会语境化原因。研究发现,由于主体因素的差
环境问题毋庸置疑是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如何在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几年来都是一项难题。而在会计学的研究领域中,慢慢也加入
语言能传承人类的文明,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折射文化的棱镜,它不仅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承载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对人生及世界的看法和思维。因此,文化是语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网络媒体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与网路媒体的密切接触中,我们越发感到它对于我们的情感,认知,行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