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加频繁,外语在我国的地位也随之凸显。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更加成为了全民学外语的巨大推动力,我国社会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外语的地位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外语课程在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开设;在中学阶段,它和语文、数学一样同属核心课程;在大学期间,学生还要通过各种外语等级考试;它也是我国研究生、博士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就在这股外语学习热潮掀起的同时,对外语以及外语地位的质疑不断响起,这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此,“外语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外语热”是我国近年来才产生的社会现象,以往的研究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对现实的论述与批判上,没有丰富的理论支撑,所提的建议往往也比较空泛而难以实现。鉴于这样一种研究背景,以初中阶段作为主要研究阶段,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总结国外学校外语发展现状和回顾我国初中外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公平性和价值性两方面对外语在我国初中阶段核心课程的地位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初中阶段外语教育存在着不公平性,外语课程知识的比较价值也不大,外语不足以占据核心课程的地位。在给出合理的定位后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从理论的角度为我国初中的外语教育寻找新的突破,同时也为新外语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