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轻声字词的规范与轻声教学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cat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鉴于目前词典辞书或教科书等对轻声字词拼音标注的混乱现象,以及它们产生的不良影响,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轻声字词的规范和轻声教学的问题。 第一部分先从轻声的界定及相关问题出发,力图澄清有关轻声的定义、声学性质、调值等诸家各执一词的问题。关于轻声的定义的争执点在于:1、轻声是否普通话语音中特殊的调类。2、轻声、轻音、轻读的区别。关于轻声的声学性质,我们往往认为轻声是音强特别弱,有关实验结果表明,轻声的音强并不是全都减弱,但轻声词后字的能量毫无例外地都比普通“中重”格式的词的后字的能量减弱。实验结果还表明,轻声音节轻短模糊的特点主要是由音高和音长这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构成。关于轻声的调值,目前学术界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认为轻声在四个声调之后的音高各不相同。2、认为轻声音节尽管音长短,但它的调型仍然可以感知,调值可归纳为两种情况:(1)轻声在第一声、第二声、第四声后读短促的低降调,调值拟为31。(2)轻声在第三声后读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拟为44。从实验结果和更易于操作方面来看,我们更能接受后一种观点。 第二部分探讨轻声产生的原因及出现规律。认为轻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由于汉语双音节词的大量产生。2、由于轻声在发音生理上的特征。3、语言节律的要求。至于轻声出现的规律,本文大致从八个方面总结了轻声出现的情况,有些是很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并不一定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第三部分是普通话轻声字词的整理与规范。在这一部分里,笔者首先提出了轻声字词整理规范的原则(包括效率原则和习性原则),接着联系前两部分所论及的理论,和这一部分提出的轻声字词整理规范的原则,具体分析探讨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单列轻声字和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常用词语中的轻声词的整理和规范的问题。 第四部分联系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论及轻声字词的规范与轻声教学的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小学语文课轻声教学的一些建议,供诸位参考。 在第四部分内容之前有引言,引言部分主要谈到轻声字词规范现状概述和中小学现行语文教学中轻声教学存在的问题。在第四部分之后还有结语,结语部分是笔者对该文的小结,另外提出了笔者对于该文的一些担忧和思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在甲胎蛋白(AFP)阳性晚期胃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9月至2017年1月的AFP阳性胃癌患者7例,均接受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全身化疗,阿帕替尼具
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在近40年的临床工作中,我诊断治疗了成千上万名肿瘤患者。恶性肿瘤不仅威胁生命,还会给患者带来疼痛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晚期肿瘤,令患
报纸
本文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科尔伯格在1984年提出的道德判断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理论模型为基础,首次提出了道德行为效能感的概念。并介绍了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研究、道德判断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