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心血管系统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而目前心肌梗死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非常高,于是研究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并开展新疗法已迫不及待。大量的临床研究试图通过外源细胞的移植来修复受损的心肌,但问题落脚在心功能的改善是否与长远利益相关,甚至这种改善是否仅限于某些种类的患者,至今很少有人知道。近年来,利用干细胞或祖细胞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的再生治疗概念已深入人心。研究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损伤对成年小鼠心脏转录因子Tbx18表达的影响。方法:我们采用右侧卧位经胸骨左旁第3、4肋骨间横切口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来建立成年小鼠心肌梗死损伤模型,通过肌钙蛋白试剂盒检测小鼠术后24小时内cTnT释放情况、术后7天心脏组织病理检测两种方法来证明模型成功,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梗死损伤后不同天数的心肌组织梗死区Tbx18mRNA的表达趋势,用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来定位心肌梗死损伤后胚胎基因Tbx18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梗死后Tbx1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右侧卧位横切口方法我们成功建立了成年小鼠心肌梗死损伤模型,存活率及准确率较传统的仰卧位纵切口方法有显著的提高,术后24小时内cTnT阳性,初步提示模型制作成功,术后7天心肌组织Masson结果提示梗死区及周边区有大量胶原沉积,并出现明显纤维化,最终确定模型建立成功。RT-PCR结果提示随着心梗天数的递增Tbx18mRNA的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心梗组的表达量较正常组小鼠及假手术组小鼠有显著增高,尤其术后3天增高最明显。免疫荧光结果提示成年小鼠心梗5天后Tbx18在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有表达,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心梗后Tbx18蛋白有明显的表达,术后3天表达最丰富,与RT-PCR结果一致。结论:右侧卧位横切口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在心肌梗死损伤条件下,胚胎基因Tbx18可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