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学角度看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家,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文字优美,唱腔动人心弦,男女主人公情感超越生死,成为中国古典戏剧史上的不朽之作。作为中国文化一颗耀眼的明珠,《牡丹亭》被译成英文传播到国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中著名的翻译版本有三个,分别为伯奇译本,张光前译本和汪榕培译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将翻译纳入到文化研究的领域中,推动了语言和文化的研究。阐释学在翻译研究中逐渐彰显其特性,成为译介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为基础,以汪榕培教授英译版本的《牡丹亭》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四个具体的步骤分析翻译特点。本文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梳理了目前对《牡丹亭》的研究以及国内外的阐释学的研究;第三章主要分析阐释学概念和其发展过程。第四章在简要介绍了《牡丹亭》的内容及其作者后,利用具体实例,分析了翻译四步骤在译本中的体现。第五章主要列举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斯坦纳认为,翻译活动第一阶段始于译者对原文的“信任”,译者首先认同原文本的翻译是有意义的或可以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本文从原文的认识评价、自身翻译素质评估和译者翻译目的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汪榕培先生信任《牡丹亭》,认为它是可以翻译的。第二阶段为译者的入侵,即译者的渗入和提取。通过列举实例,本文分析证明了译者的积极入侵如何在此阶段发挥作用,从而影响译本的。第三阶段就是吸纳,是一个表达的阶段。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倾向。由于译者对原文的入侵和吸纳,部分原文传达的信息会丢失,因而弥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积极的。在第四阶段即“补偿”阶段,汪榕培利用韵律诗的格式,极力保留原文的韵味和传达的意义,从而弥补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差异给译本带来的损失。本文在利用阐释学翻译四步骤分析《牡丹亭》的翻译后,希望探讨阐释学对中国古典戏曲翻译的可行性,为翻译研究进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关乎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进程,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态势。文章概括了"双创"理论与实践背景及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不足与问题,
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云技术、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跃进,悄然间,你会发现身边的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互联网等这些日常生活重要的信息来源通道,无不在传达着一个重要的
随着国家第十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完成,包括专业音乐教育在内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都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历史性跨越;包括音乐院校在内的所有中国高等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汉语言学界一向重视动词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的隐喻研究相之甚少,同样在俄语言学界对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的隐喻分析也是寥寥无几。如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从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及代码实现等方面介绍如何基于SULCMIS的读者数据实现图书馆邮件群发功能。
随着二语习得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许多语言研究者和教学者越来越意识到,在影响语言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外语学习动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语教师只有了解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一组临床表现为典型心绞痛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几乎正常,但仅表现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而引起的心肌缺血,被广大临床工作者将其称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
随着社会英语教育的重视,英语教学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小学英语教学也随着社会发展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小学生英语教学在未来的发展中该如何发展,是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