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程度、经济文化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文化产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效应已成为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形态,标志着一个国家“软实力”;与此同时,文化产品贸易在全球国际货物贸易占据着重要位置,文化产品贸易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凸显。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文化产品贸易规模的膨胀,贸易结构渐渐优化。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仍处于发展阶段,仍然会遇到许多问题,与传统的文化强国和新兴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充分了解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所处阶段和位置,厘清存在的问题,将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发展制约因素明确提出,探寻加快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制约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因素较多,内在关系较为复杂,因此,笔者通过选取海关视角,围绕海关传统和新时期的监管职能,梳理了优化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的举措和建议。 本文共分为7个部分,首先,前两部分介绍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思路,分析涉及文化产业、文化产品贸易以及海关监管职能的含义和关系。第二,本文通过对核心文化产品贸易数据的分析,介绍了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的规模和结构,重点通过计算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梳理出我国对外产品贸易所处的位置。第三,运用数据分析,总结出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在产品结构、进出口逆差等方面的问题,并梳理出在政府保障体系、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统计数据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随后,本文通过例举美国、加拿大等传统文化贸易强国的发展路径,以及韩国作为新兴文化强国的举措,分别总结以上案例的成功经验。最后,本文从海关视角下提出了提升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具体举措,并就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和支持措施等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