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目前“四大板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和“三个支撑带”(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组合中,长江经济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江经济带建设对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制造业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担当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重任。产业集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长江经济带历来都是中国重要的工业经济走廊,肩负着打造交通运输装备、电气设备、纺织服装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以及推动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船舶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科学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进而提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文章的选题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展开论述,在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产业整体发展概况进行统计分析,接着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纬度对制造业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其次本文利用产业集聚指标对各省市制造业细分行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得到了2014年各省市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指数,并重点分析了各个省市产业集聚特征。比如,上海、江苏等东部省市主要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为主,而江西、贵州和云南等中西部省市产业主要集聚在以农副产业加工业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以有色金属加工业为代表资源密集型产业上。通过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得到了长江经济带产业比较分散、各个省市之间产业趋同现象较为严重等结论;接着采用地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再次,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选取交通状况、教育水平、对外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条件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6个因素,从理论角度论证其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并为这些因素选定具体的变量。在实证模型方面,本文构建了两个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以制造业整体和具有代表性的细分行业——交通运输设备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模型得到的结论包括,交通运输条件具有促进作用,对制造业整体和细分产业集聚都有正向作用,而教育程度在制造业整体和细分行业集聚上呈现不同的作用等等。最后根据前文分析结论,针对各省市发展现状,分别从促进区域产业协调、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以及从交通运输条件、教育程度、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