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协同的汽车制造企业入厂物流模式选择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zz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推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汽车物流发展。一般而言,汽车物流活动中的入厂物流活动涉及数百家零部件供应商和上万个零部件种类,对其管理显得特别繁杂,选择与中国汽车业现状相适应的入厂物流管理模式具有现实需求的背景。一方面,入厂物流模式的选择是汽车物流高效且低成本运作的根本保证,模式的实质是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和协同;另一方面,入厂物流模式的选择已成为汽车供应链中关键运作环节和节点企业矛盾冲突的主要来源。为保证整车厂的JIT生产,就要求汽车入厂物流各主要节点企业高度协同运作。文中从供应链协同运作的视角研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入厂模式的选择问题。基于整车厂JIT生产需求,分别对新型集成模式和主流集配中心模式建立了整合生产策略、运输策略、库存策略的协同运作模型。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解析方法和仿真方法:考虑了N个零部件供应商、一个集配中心及一个整车生产厂,模型目标是在保证整车厂JIT供应下总成本最小。在解析模型中对两种模式的极值点进行求解,得到模型的最优解,并确定影响最优解的一些变量;在仿真模型中,充分仿真系统逻辑,并对关键的变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从而获得两种入厂物流模式的对比特征,以及在何种情形下使用哪种模式能获得更优的供应链成本。解析分析和仿真研究的结论表明:入厂物流模式的选择决策取决于九个变量。当零部件供应商单位批次生产成本与单位库存维持成本、集配中心的单位惩罚成本与单位库存维持成本上升时,应选择集成模式;当零部件循环取货单次运输成本小于零部件干线运输的单次运输成本时,宜采用集成模式;当最小安全库存点上升时,应选择集配中心运作模式;当最大库存点和需求变化时,模式的选择较为复杂,应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决策。论文的研究结果解释了当前汽车入厂物流模式分布格局,也为汽车企业入厂模式选择提供了重要指标与仿真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空间定位与运动轨迹追踪系统将作为动作检测与输入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领域。目前,用于虚拟现实
以通信、存储和计算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当代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软件是信息基础设施的灵
为治理35 kV并抗操作过电压,通过ATP-EMTP计算机仿真评估、10 kV模拟试验及35 kV现场试验,对35 kV并抗操作过电压治理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及仿真评估,对断路器并抗中性点侧投
我国开启改革进程之后,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正>瑞士苏黎世,2013年2月25日——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出版的《麻省理工科技创业》杂志最近评选出2013年度全球创新企业50强,ABB榜上有名。英特尔、IBM、苹果、三星
运用动态规划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启发式算法来识别关键链和非关键链。采用此算法对标准问题库PSPLIB中的问题J3011.SM进行实例求解,识别出来的两条关键链的长度比文献[11,14]中
目前判断SF6电气设备故障的方法大都是对其分解产物进行离线检测,难以尽早地发现设备内部的潜在故障。笔者通过分析SF6电气设备内部故障时分解产物的产生规律和特点,研制了一
政府公信力理论和信任文化理论是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信任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是重要的社会资
污闪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危险。研究绝缘子的积污特性,能使我们确定绝缘子在各种严酷气象条件下的积污状况,并采取措施,从而有效减少污闪的发生。积污过程是污秽颗粒碰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我国社会新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实事求是地面对并全面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