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素养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分支。通过对现阶段高中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结果性写作”一直是当下一线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方式,它虽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教”上,教学流程的固定性、写作教学去功能化、写作指导的模糊性、写作评价的权威化;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上,写作热情缺乏、写作目的功利、写作内容虚假、写作习惯缺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透视,找到了忽视学生的写作过程这一根源。基于此,美国最先提出了“过程性写作”,随后,它在西方写作教学中不断被研究、运用,目前已成为了西方写作教学的主流。本论文从“过程性写作”的概念、理论依据、主要阶段及突出特点入手,在结合现阶段髙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将其应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课堂,并通过设计、应用“过程性写作”指导下的教学案例来探究其有效性。本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将“过程性写作”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设想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在阐述“过程性写作”的理论依据、概念界定和主要阶段的基础上,发现其在写作教学中的突出特点,并探讨将其引入髙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启发意义;第三部分,本部分从学生和教师两大角度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进行问题呈现、分析与透视,论证“过程性写作”对当下高中写作教学中忽视写作过程的现状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第四部分,通过对基于“过程性写作”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的分析,针对高中记叙文、议论文两大基本文体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旨在将“过程性写作”与写作教学实践相结合,与髙中语文课堂相连接。在此基础上,对其中一个案例进行应用,并通过调査问卷、课堂观察、个案访谈等形式来探究“过程性写作”的有效性;最后一部分,进行“过程性写作”应用研究的教学展望,展望“过程性写作”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新突破与新成效,同时也指出了它的适切性与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