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紫花牡荆素(Casticin,CAS)对人肝癌MHCC97干样细胞(Livercancer stem-like cells,LCSLCs)自我更新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 MACS)分选人肝癌MHCC97CD133+细胞;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 PE)连接CD133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分析MHCC97CD133+细胞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的表达;肿瘤球形成实验鉴定MHCC97CD133+肿瘤球形成细胞(CD133+SFCs)的自我更新性;MTT比色法和肿瘤球形成试验,研究CAS对CD133+SFCs增殖活性及自我更新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CD133+SFCs的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以及CAS与无水氯化锂(LiCl)联合处理对CD133+SFCs中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发现, MHCC97CD133+细胞组高表达干细胞标志蛋白CD133(56.26%±2.34%),而CD133-细胞组、未分选肝癌细胞(PCs)组CD13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是(1.04%±0.27%)、(3.32%±0.38%)(P<0.05);肿瘤球形成试验结果表明:CD133+细胞形成的肿瘤球,其体积及数量较未分选肝癌细胞组均高;单个CD133+SFCs仍具有形成锚定非依赖性三维球体能力;MTT比色法结果表明CAS显著抑制CD133+SFCs的增殖能力,并呈浓度依耐性(P<0.05),未分选细胞和CD133+SFCs的IC50分别是17.9μmol/L和0.5μmol/L。除此之外,CAS明显削弱CD133+SFCs的一次及二次肿瘤球形成能力。CAS下调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无水氯化锂,一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动剂,明显削弱CAS诱导的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下调和抑制肿瘤干样细胞自我更新作用。结论:1.人肝癌MHCC97CD133+SFCs具有LCSCs特性。2. CAS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LCSLCs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