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校正对云南松虫害信息提取的影响分析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ou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区通常地形起伏明显,由于地形的存在,导致不同坡位和坡向的森林接收到的直射光和散射光出现显著差异,进而导致遥感图像亮度不同,常出现“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的现象(王照利等,2015)。在林业遥感应用中,这种现象严重影响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精度,所以有必要进行地形校正;同时,本实验的试验区在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普淜镇天峰山,此处云南松受小蠹虫侵害严重;(其中健康林较少,比例小于10%),为了有效地治理病虫害,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检测与防治。综合以上这2点,我们可以考虑将地形校正与森林病虫害信息提取相结合。此次实验,利用野外测量与室内卫星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利用三维模型探讨不同分辨率DEM对校正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ZY-3卫星数据进行验证,依据评判指标:目视判断、DN直方图、图像分类比较(NDVI),提供一种评估地形效应纠正精度的方法,并试图回答最佳DEM分辨率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地形校正与虫害分类相结合的研究,利用最大似然法对比分析地形校正前后的图像分类结果,依据目视判断、混合矩阵、分类统计分析地形校正对虫害信息提取的影响。本实验主要有2处创新点,1:基于三维模型进行地形校正模拟分析并利用ZY-3卫星数据验证;2:将地形校正与虫害分类相结合,探究地形校正对虫害信息提取的影响。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在本实验探讨的DEM分辨率中(2.5m,5m,10m,15m,30m),5m分辨率为最佳校正分辨率;校正前分类精度为:36.84%,校正后分类精度为:68.36%,分类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重度受害林比例增加(由3.95%上升到6.83%),健康林比例下降(由29.08%下降到7.28%)由此可以得出:在常见的DEM分辨率中,DEM分辨率为5m时校正效果最佳;地形校正对虫害信息提取有影响,主要体现在虫害等级分类精度的提升;本研究的结果对森林病虫害的检测与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南岭地区及其相邻的区域发育不同时代的花岗岩类,燕山期花岗岩与该地区丰富的金属矿产关系密切,已知金属矿区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类岩体或其周围之中。本研究区域就选在宝山、黄沙坪及柿竹园主要的金属矿区,对燕山期花岗岩类对其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含矿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形成的构造环境等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探索花岗岩造成金属矿种差异研究。通过镜下观察并结合QAP图解,宝山地区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要类型;黄沙坪地区以
太阳黑子数是描述太阳活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数;地磁Ap指数是全球的全日地磁扰动强度的指数,描述全球地磁活动水平。研究黑子和Ap指数的活动特征可以了解太阳活动情况,地球磁场的变化情况,以及太阳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现在大多是通过频谱分析方法来表征黑子数和Ap指数的活动周期进而得到两个指数的活动特征。但对黑子数和Ap指数的频谱分析方法多是傅里叶变换或小波变换。这些频谱分析方法在对非平稳信号并且含有噪声的黑子
金刚石是具有重要工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其赋存形式分原生矿和次生砂矿两种。我国金刚石年产量不足世界年产量的1%,主要探明储量分布在辽宁、湖南、山东三省。辽宁瓦房店地区是我国金刚石主要产区之一,70年代以来发现并提交了 6处达工业品位的金伯利岩管和3处中小型冲积砂矿。该地区的金伯利岩群形成后遭受强烈剥蚀,金刚石剥蚀量巨大,但至今砂矿找矿方面没有取得大型突破。在综合分析金刚石砂矿形成的物源
近年来,由国内外的矿产勘查工作可以看出,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变到以间接推断为主的理论找矿上面,而高精度磁测在间接找矿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内蒙古哈拉干拉乌苏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相对比较低,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高精度磁法测量在哈拉干拉乌苏地区勘查中的应用。哈拉干拉乌苏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是狼山-渣尔泰山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有利的区域成矿背景和成矿条件。本文在该区主要开展了
在射频和微波领域,功分器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功分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电路/系统的需要将给定的输入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信号进行传输。功分器的典型应用是将信号分配给多个低功率放大器,经过放大器放大功率,然后将来自各个放大器的信号再次重组为高功率输出信号。尽管理想(匹配、隔离、无损)的功分器在物理上无法实现,但可以通过对电路的优化设计,得到较好的结果。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高承受功率、低反射损耗、低传输
相比于传统的液中精加工,采用气体和水雾介质的往复走丝精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工件表面直线度好以及表面粗糙度好的特点。由于放电状态分析有助于揭示气体和水雾介质中的加工机理,研究高性能的间隙放电状态检测系统对实现较好的加工精度、高效、稳定的线切割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放电状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比对传统放电状态的检测方法,结合现在先进的智能化的放电状态检测方法,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优化理论与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占据着越发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实际问题抽象而来的数学模型为非凸优化问题,从而促进了非凸优化理论与算法的发展与研究.事实上,大多数的非凸优化问题都可以等价转换成DC优化问题的形式.该问题因目标函数为DC函数,即凸函数减凸函数而著称.它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非凸优化问题,在压缩感知、回归分析中的子集选择、支持向量机中
干式介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具有加工表面粗糙度低、加工直线精度高、加工无电解腐蚀等优点,其加工机理与液体介质线切割加工机理特性不同。为了研究干式介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理和规律,选取放电点作为研究对象。放电点位置检测是研究干式介质电火花线切割机理的一种方法,是研究线切割加工稳定性的一部分。本课题的目的是设计出一套依靠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实现对放电点位置在线检测的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在线检测
高速铣刀的安全性破坏问题是解决铣刀高精度、高效率切削的关键问题。载荷作为直接引起刀具变形甚至破坏的直接原因,其大小与分布严重影响了铣刀切削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能效铣刀波动力学损伤机理及其多尺度协同设计方法(51375124)”支持下,对铣刀安全性破坏问题即初始衰退、安全性衰退过程及完整性破坏的载荷作用机制及铣刀安全性控制方法进行以下研究:为研究高速铣刀完整性破坏载荷作用机
在高速铣刀技术发展中,抑制铣刀刀受迫振动的方法有很多,如减小切削参数、采用不等齿分布等;前者会降低切削效率,后者可有效分散切削能量,达到抑制受迫振动目的,但未解决铣刀整体振动对局部刀齿磨损不均匀性的影响问题。铣刀磨损与振动之间存在较强交互作用,直接影响刀具寿命和切削效率。本文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水室封头车铣加工中心重要零部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2011ZX04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