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理念,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南京市抓住机遇,以乡村旅游开发为背景,以江宁、高淳、溧水、六合、浦口为示范片区,开展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活动。在取得良好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南京市相关农家乐旅游示范村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查阅、总结大量文献资料,掌握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及现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相关评价体系,以对所选取的南京市农家乐旅游示范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选取了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类型——农家乐旅游示范村进行调研评价;典型案例包括:世凹桃源村、杨柳村、大塘金村、石塘人家村、黄龙岘村、马场山村、朱门农家村、大山村、山凹里村、大泉人家村等10个,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乡村建筑景观、环境景观改造、农家乐经营服务现状、配套旅游服务项目、旅游产品开发、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体系建设等,分析提炼了衡量建设成效的景观吸引力、经济生命力、旅游配套力和旅游附加力等,构建了基于旅游开发的美丽乡村(农家乐旅游村)建设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引入实地调查数据和其他相关文献数据,进行了南京农家乐旅游示范村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农家乐旅游示范村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评价的10个示范村中,建设水平较好的有大塘金、黄龙岘、大山村3个村,建设水平中等有马场山、大泉人家、石塘人家、山凹里村等4个村,建设水平略低的有世凹桃源、朱门农家和杨柳村等3个村。分析表明,建设成效好的示范村,主要表现在良好的自然环境及村落景观、有支撑性的观光农业产业、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及特色的旅游服务项目等方面;而建设成效较略低的示范村,问题主要有:管理不善影响环境景观及相关项目的运营质量,旅游特色不明显,项目单一,实际参与性差,农业景观缺乏等方面。据此,论文最后从平衡发展、优化乡村景观布局、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强乡村性及文化性表达以及完善管理体系5个方面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