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鸽1型副粘病毒病(Pigeon Paramyxovirus-1,PPMV-1),又称鸽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发的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流行期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以下痢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是当前养鸽业发展的主要难题。不仅给养禽业带来了重大损失,而且给我国的禽产品出口设置了商业壁垒。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入A类病。近二十年来,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新城疫已由过去大面积的爆发变成了现在的零星散发,相应的症状也由过去的典型变成非典型。由于PPMV-1对鸽有很强的致病性,且PPMV-1变异极快,用NDV疫苗不能产生完全有效的保护,在一些免疫或非免疫场新城疫仍时有发生。根据PPMV-1对鸽和鸡致病性的不同,我们将其大致分为3种类型:第1种为对鸽致病而对鸡不致病的鸽中强毒株或较弱毒株,此类是引起亚、欧鸽群广泛流行的病原体;第2种为对鸽和鸡都致病的强毒株;第3种为对幼鸽和雏鸡均不致病的弱毒株和无毒株。目前我国存在的鸽源基因型包括Ⅱ、Ⅵ、Ⅶ三型。本研究通过对JSG-4分离株的系列生物学特性测定,序列分析以及免疫原性实验,以期为鸽1型副粘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PPMV-1的发生作出贡献。 我们从南京某养鸽场疑似患鸽瘟的病鸽脑内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JSG-4株。通过对其进行负染透射电镜形态学观察,SPF鸡胚接种试验,分离株HA及NDV血清HI试验,动物回归试验,MDT、ICPI和IVPI、EI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