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Ⅰ型副粘病毒JSG-4分离株生物学特性与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911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鸽1型副粘病毒病(Pigeon Paramyxovirus-1,PPMV-1),又称鸽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发的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流行期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以下痢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是当前养鸽业发展的主要难题。不仅给养禽业带来了重大损失,而且给我国的禽产品出口设置了商业壁垒。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入A类病。近二十年来,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新城疫已由过去大面积的爆发变成了现在的零星散发,相应的症状也由过去的典型变成非典型。由于PPMV-1对鸽有很强的致病性,且PPMV-1变异极快,用NDV疫苗不能产生完全有效的保护,在一些免疫或非免疫场新城疫仍时有发生。根据PPMV-1对鸽和鸡致病性的不同,我们将其大致分为3种类型:第1种为对鸽致病而对鸡不致病的鸽中强毒株或较弱毒株,此类是引起亚、欧鸽群广泛流行的病原体;第2种为对鸽和鸡都致病的强毒株;第3种为对幼鸽和雏鸡均不致病的弱毒株和无毒株。目前我国存在的鸽源基因型包括Ⅱ、Ⅵ、Ⅶ三型。本研究通过对JSG-4分离株的系列生物学特性测定,序列分析以及免疫原性实验,以期为鸽1型副粘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PPMV-1的发生作出贡献。 我们从南京某养鸽场疑似患鸽瘟的病鸽脑内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JSG-4株。通过对其进行负染透射电镜形态学观察,SPF鸡胚接种试验,分离株HA及NDV血清HI试验,动物回归试验,MDT、ICPI和IVPI、EID50
其他文献
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难度逐渐提高,以及写作课程的加入都令中年级的学生感到困难和吃力.由于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促进阅读和写作的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urus type 2,PCV2)是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等相关疾病的重要病原。利用PCR技术对全国9个
由于长期进行应试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故颠覆传统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我们下面就从新课改背景来展开高中数学教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为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成员,其感染的宿主范围较广,包括牛、羊、鹿、猪等。黄病毒科成员之间基因组
新课改的推行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获取良好学习体验,并
摘 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作者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随机地调整教学行为。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体验 思考    一、背景说明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预先做好的教学设计总是不能如期进行,因为我们的学生远比我们想象中聪明,他们经常会把后面的内容提前说出来,使先前的种种预设成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