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租赁资产证券化制约因素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银监会开闸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以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规模呈井喷式增长。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带动巨量的融资需求。然而租赁公司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银行短期贷款补充资金,致使行业内部流动性风险与租赁资产存量风险不断累积,已成为困扰租赁行业突破发展瓶颈的难题。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基于资产信用的直接融资方式,对结合融物与融资的租赁行业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一方面,绝大部分租赁资产债权权属清晰、现金流稳定,非常契合证券化对基础资产的要求。另一方面,证券化筹资渠道在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实现灵活筹资策略的同时能够释放存量租赁资产累积风险,利于租赁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同时,资产证券化走进备案制时代,会计、税务、法律、监管四个维度政策法规的不断改进完善,使得2011年重启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然而租赁资产证券化发展规模严重低于市场预期,租赁公司、中介机构以及投资主体的参与程度均不高。  本文详细剖析国内租赁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通过对比成熟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必备要素,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认为根本原因既有证券化业务本身的内部因素,也有市场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构成的外部因素。最后,针对现阶段职业我国租赁资产证券化市场根本因素,基于市场建立和完善的角度,从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内部控制、外部政策环境以及市场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的建议及措施。
其他文献
期刊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而科技投入是技术进步的必备条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创新在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以其在知识创新和科技研发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陕西省作为科教大省,用“创新驱动”引擎打造经济升级版,也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科研经费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在经费规模不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3.2%,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同时,浙江经济也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区域产业集群为代表、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