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通义》文史哲学术价值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俗通义》是东汉学者应劭撰着的我国古代最早记录风俗的文献。它是一部对后世文化研究有深远影响的文献,是我国古代要籍中杂史类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内容涉及历史、民俗、礼仪、姓氏、祭祀、地理、音乐等领域。《风俗通义》一书流传甚广,并为多种后世书籍征引,为我们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重点在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应劭的生平与学术成就。主要介绍了应劭的家世、生平和学术成就。应劭出生于儒宗官宦世家,深厚的家学学养使其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熏陶,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情结,这些经历为之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应劭生活在东汉末期,面对当时社会动荡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他以保存和整理前世典籍、礼仪制度为己任,用通俗简练的书写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他希望维护封建秩序,巩固儒家礼仪,使传统文化流传后世、发扬光大。第二部分,《风俗通义》的成书与版本及其内容。主要介绍了《风俗通义》一书的成书背景、《风俗通义》的版本及其内容。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指出当时社会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文辞繁杂,并且导致了与儒学要旨相差甚远;另一个是只注意儒学在学术界的传播与效用,而未能注重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从而造成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积非成是的趋向。而他写作《风俗通义》的目的就是洞晓并批评流俗中的谬误,又用义理贯通事物当中。第三部分,《风俗通义》的文史哲价值。在史学价值方面,研究汉代的史学、社会风俗、乐器史等,都需要《风俗通义》参考;后世学者为《史记》、《汉书》、《后汉书》、《续汉书》等古籍作注,也大量引用《风俗通义》的内容材料;应劭撰述了风俗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风俗专着,收藏了大量的风俗内容。它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多彩的题材以及通俗简洁的叙事手法上。哲学价值方面,则主要集中在论述应劭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总之,对《风俗通义》所反映的应劭的宇宙观、历史观及其儒家思想做了全面论述。作为汉代文化的传承者,应劭功不可没。他以其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留给了后人《风俗通义》这部传世之作。其中,他独特的贡献表现在他把撰述角度侧重于社会礼仪、习俗方面,使得汉以前及汉代的风俗得以整齐、规范、延续。可以这样说,《风俗通义》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封建社会初期风俗史上集大成者。不仅如此,《风俗通义》在研究汉代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他文献
应用型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其在人才培养方向,生源层次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必然具有自身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
研究促进剂MTT对硫黄调节型氯丁橡胶(CR)性能的影响,并与促进剂ETU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促进剂MTT用量增大,硫黄调节型CR焦烧时间延长,硫化速度加快,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提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形式。在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法定代表人的权限加大,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开展
近年来云计算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并迅速成为计算机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尽最大程度的整合网络资源,以达到效率、质量最优化是云计算的目标,而影响云计算普及或被大众接受
“黑色幽默”被西方评论界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与“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一起,作为一种战后文学流派的标志广为人知。约瑟夫·海勒(JosephHeller,1923一1997)是美国
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60年,是我国建立最早、地位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以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然而,保护区建立50多年以来,对
目的:通过对120例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内容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研究该类疾病的主要证侯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同时对糖脂代谢相关生化指
吹扫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介质的堵塞和腐蚀问题,但对于不同煤气化项目吹扫装置流量范围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标准化设计。针对上述问题,分别研究了HG标准、SH标准、API标准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强调保护自然与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