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孝”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更是占有一席之地。孔子生活在道德失范、社会混乱的时代,他以“孝”为出发点,在总结周以前孝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孝道主张,在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现代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精神生活没有得到同等的发展,传统的孝道思想正在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现在正进入人口老龄化,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重新拾起孝道德的优良传统,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孝道德具有普遍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立足当下的基础上也要很好的借鉴孔子“孝”道德理论的精髓,为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按照研究背景——理论内涵——理论价值的研究模式展开,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以孔子孝思想为核心,分四部分探索这一思想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第一部分从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以及当时分封制、井田制的瓦解和私学兴起等方面来阐述孔子孝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孔子孝思想的基本内涵,并横向比较与他同时期其他学派的孝道思想,分析其思想特点,通过纵向比较分析其理论的历史意义和消极影响对孔子进行客观的评价,并通过孔子孝思想的历史发展进程全方位的认识孔子的孝思想。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孔子孝道德的现代境遇,分别论述当前孝道德缺失的现状,产生的危害以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探讨孔子的孝思想的现代适用性分析,探索孔子孝思想仍然适用于当代的价值,并提出重构现代孝道文化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