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县林麝食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在陕西凤县收集野生林麝的新鲜粪便,基于传统显微结构分析法,辅以现代计算机应用软件,将粪样中的植物表皮碎片与当地植物的表皮细胞样本进行对比,通过统计每种植物出现的频次确定其食性。 分析结果显示,林麝全年取食植物38科88种,每个季节的大宗食物都不尽相同,但取食对象主要集中于槭树科(Aceraceae)、蔷薇科(Ros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壳斗科(Fagaceae)、唇形科(Labiatae)、桑科(Moraceae)以及椴树科(Tiliaceae)的一些植物在特定季节取食量也比较大。从各种植物相对食物总量的密度来看,木本植物所占比例最高,蕨类最低;同时,不同类型植物在食物中的比例也存在季节性变化。夏季草本植物比例达到峰值37.31%而冬季降至最低13.98%;木本植物则与之相反,比例最高时可达78.51%,夏季最低时为57.08%。苔藓和蕨类植物全年取食量都不大,但前者从春到冬比例逐渐上升,后者反之。本研究还证明,林麝虽属于嫩食者,但也会取食禾草类植物,且取食量从春季的3.53%上升至冬季的9.06%。此外,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林麝分布区域的优势植物与其主要食物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栖息地的破碎化和丧失是目前野生林麝种群面临的巨大问题。建议制定生态恢复计划时将食性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必要时采用间伐、种植或消灭杂草竞争的方式促进林麝喜食植物的增长再生。饲喂圈养林麝,应该注意提高其对植物性蛋白的摄入,并适当提高食物中粗纤维的含量,从营养和吸收的角度改善泌香质量不高的问题。
其他文献
水稻的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和籽粒充实率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与蔗糖转运代谢有着重要的关系。灌浆不畅是造成目前杂交稻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以及品质差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在籼粳杂交稻及新株型稻中表现尤为明显。蔗糖的运输及分配勾通了源器官和库器官。而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T)已被证明具介导蔗糖进行跨膜运输的功能。本研究以转OsSUT2和OsSUT5基因的T_4代纯合恢复系籼稻明恢86为材料,
渡槽是灌区水工建筑物应用最为广泛的交叉建筑物型式之一,是跨越河流、道路、山谷等的架空输水建筑物,在山区灌区建设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渡槽进行科学的损伤检测和评估,
本论文以岩石、混凝土、土石、瘠薄土质、河堤浆砌石护岸等边坡的喷播绿化为研究对象, 制订了各施工工序与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及验收规范,并对重要施工工序及工程竣工验收
水轮机调速器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控制设备,目前其控制规律基本还是PID控制。常规PID控制其增益参数不能随工况的变化而改变,不能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研究调节参数能随运行工况自动调整的智能PID控制。模糊PID控制被认为是解决水轮机调节系统控制问题最具发展前景的方向之一。目前对于水轮机调节系统模糊PID控制的模糊规则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仅停留在固定工况,但是工况变化后,系统参数随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