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口语交际教學是新素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新分支,它能够实现对小学生口语交际意识、能力的有效开发,完全代替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层面创新。文中首先指明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内涵与设计特点,并对当前口语交际教学课堂设计给出了若干优化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特点;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075-02
小学语文学科讲求感性思维培养过程,但口语交际教学则融入了更多理性元素,例如它通过自我介绍练习、独白练习、讨论练习甚至表演类练习丰富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体系,令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化,对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有帮助。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特点分析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选粹》一书中就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各个要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它的各种设计特点。
首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从低年级就已经展开,它针对学生的指导性与规范化设计比重偏大,意图引导小学生懂得如何融入口语交际过程。但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口语交际教学的大方向有所改变,口语交际能力锻炼成为核心教学内容。此时教学设计逐渐淡化,更多的是师生之间在课堂、在校园内、甚至在课外活动中随意的交流。所以说,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更应该打好基础,教会学生如何表达,为他们进入中高年级后的口语交际学习开拓路径。
其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非常注重情境性把握,教师在设计情境过程中,也会试图将情境与小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交际氛围,扩大生活过程在教学中的成分比重,这也是当前口语交际教学中极为常见且最有效的教学方法[1]。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对策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实施成果还尚不成熟,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是由于我国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机制的不够严谨、研究时间尚短所造成的。所以说,我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必要作出相应优化改善,确保其教学未来发展之路更加顺畅。
(一)对传统教育观念重视程度的有效转变。
口语交际教学早在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被提及,它要求小学语文教育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正确发展方向,结合教师、学生及生活实际来展开课程内容,着重体现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实践性特征,并一改传统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理论比例过重的不平衡状态。为此,主要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实现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编制的优化。教材永远是学科教学设计的有效凭证和载体,教师必须利用好教材内容来实现优质教学设计,为学生科学选取口语交际主题拟题,将教学内容生动展示出来。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春天在哪里》、二年级的《春天里的发现》、四年级的《讨论春游计划》等等课文中,就将交际话题定位于小学开学季,为小学生口语交际奠定了基调,那就是大家一起来讨论春天、春游。可以看到,三篇课文分处于三个年级和两个学段,其教学内容难度也是由浅入深的,这有效实现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对主题话题的渐进性、层次性把握,希望循序渐进的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与思维能力,发掘他们的内心感受与独立思维,通过主题及内容的更迭来见证他们的成长过程。一、二年级的春天主题可以为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启蒙指导,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人们会在春天做哪些事呢?你们会做什么?”,然后通过这些浅层次问题来结合课文进行讲解,活跃学生的课堂讨论氛围,锻炼学生的的抽象思维意识能力。而到了中高学段,围绕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则应该演变为演讲、辩论、集体讨论等主要形式。比如在《讨论春游计划》中,教师就要求学生真的围绕一次春游活动来口述自己的各种想法,包括对活动的组织、准备内容与活动安排过程,提升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希望通过口语交际练习举一反三,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
(二)对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有效强化。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强化还是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学情出发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设计内容,争取让学生成为口语交际课堂的主体。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点带面”、抓住教学训练重点,结合丰富类型教学课题来展开教学过程。
还以人教版教材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我是小小“推销员”》为例,教师对口语交际课程内容的设计重点应该偏重于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用“说明”这一口语交际类型来介绍教师所指定的商品内容。比如说,教师要求学生要向同学推销一件玩具,就必须围绕这件玩具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先要了解这件玩具的基本信息,例如价格、配色、功能、主题、玩法等等。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前就做好调查,了解这件玩具商品在市场中的人气口碑,用以作为自己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谈资。最后就是介绍给学生一些推销技巧,让他们懂得将玩具的特点放大,同时做到用能够吸引其他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实现推销互动过程,最终让别人有欲望想要购买得到这件商品。
上述的教学过程就是典型的“以点带面”设计,它从某一点来启发学生,明确最基本的口语交际话题重点内容,再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来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
总结: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具有它的诸多优势特征,它能够拓展小学语文学科内容,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锻炼他们在传统语文学习中所无法得到锻炼的各方面能力,应该成为未来我国各层次语文学科教育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贾常海.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研究[J].神州(下旬刊),2016(1):43.
[2]郗海霞.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1):109-109.
口语交际教學是新素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新分支,它能够实现对小学生口语交际意识、能力的有效开发,完全代替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层面创新。文中首先指明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内涵与设计特点,并对当前口语交际教学课堂设计给出了若干优化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特点;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075-02
小学语文学科讲求感性思维培养过程,但口语交际教学则融入了更多理性元素,例如它通过自我介绍练习、独白练习、讨论练习甚至表演类练习丰富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体系,令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化,对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有帮助。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特点分析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选粹》一书中就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各个要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它的各种设计特点。
首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从低年级就已经展开,它针对学生的指导性与规范化设计比重偏大,意图引导小学生懂得如何融入口语交际过程。但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口语交际教学的大方向有所改变,口语交际能力锻炼成为核心教学内容。此时教学设计逐渐淡化,更多的是师生之间在课堂、在校园内、甚至在课外活动中随意的交流。所以说,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更应该打好基础,教会学生如何表达,为他们进入中高年级后的口语交际学习开拓路径。
其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非常注重情境性把握,教师在设计情境过程中,也会试图将情境与小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交际氛围,扩大生活过程在教学中的成分比重,这也是当前口语交际教学中极为常见且最有效的教学方法[1]。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对策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实施成果还尚不成熟,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是由于我国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机制的不够严谨、研究时间尚短所造成的。所以说,我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必要作出相应优化改善,确保其教学未来发展之路更加顺畅。
(一)对传统教育观念重视程度的有效转变。
口语交际教学早在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被提及,它要求小学语文教育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正确发展方向,结合教师、学生及生活实际来展开课程内容,着重体现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实践性特征,并一改传统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理论比例过重的不平衡状态。为此,主要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实现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编制的优化。教材永远是学科教学设计的有效凭证和载体,教师必须利用好教材内容来实现优质教学设计,为学生科学选取口语交际主题拟题,将教学内容生动展示出来。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春天在哪里》、二年级的《春天里的发现》、四年级的《讨论春游计划》等等课文中,就将交际话题定位于小学开学季,为小学生口语交际奠定了基调,那就是大家一起来讨论春天、春游。可以看到,三篇课文分处于三个年级和两个学段,其教学内容难度也是由浅入深的,这有效实现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对主题话题的渐进性、层次性把握,希望循序渐进的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与思维能力,发掘他们的内心感受与独立思维,通过主题及内容的更迭来见证他们的成长过程。一、二年级的春天主题可以为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启蒙指导,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人们会在春天做哪些事呢?你们会做什么?”,然后通过这些浅层次问题来结合课文进行讲解,活跃学生的课堂讨论氛围,锻炼学生的的抽象思维意识能力。而到了中高学段,围绕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则应该演变为演讲、辩论、集体讨论等主要形式。比如在《讨论春游计划》中,教师就要求学生真的围绕一次春游活动来口述自己的各种想法,包括对活动的组织、准备内容与活动安排过程,提升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希望通过口语交际练习举一反三,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
(二)对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有效强化。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强化还是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学情出发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设计内容,争取让学生成为口语交际课堂的主体。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点带面”、抓住教学训练重点,结合丰富类型教学课题来展开教学过程。
还以人教版教材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我是小小“推销员”》为例,教师对口语交际课程内容的设计重点应该偏重于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用“说明”这一口语交际类型来介绍教师所指定的商品内容。比如说,教师要求学生要向同学推销一件玩具,就必须围绕这件玩具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先要了解这件玩具的基本信息,例如价格、配色、功能、主题、玩法等等。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前就做好调查,了解这件玩具商品在市场中的人气口碑,用以作为自己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谈资。最后就是介绍给学生一些推销技巧,让他们懂得将玩具的特点放大,同时做到用能够吸引其他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实现推销互动过程,最终让别人有欲望想要购买得到这件商品。
上述的教学过程就是典型的“以点带面”设计,它从某一点来启发学生,明确最基本的口语交际话题重点内容,再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来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
总结: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具有它的诸多优势特征,它能够拓展小学语文学科内容,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锻炼他们在传统语文学习中所无法得到锻炼的各方面能力,应该成为未来我国各层次语文学科教育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贾常海.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研究[J].神州(下旬刊),2016(1):43.
[2]郗海霞.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1):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