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z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从本地区三家综合性医院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鉴定出的516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分布、各科室的构成比以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与国内外的其他医院进行对照,通过对比分析,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从而为临床的经验用药和院内感染的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三家医院从2014年1月至12月各临床科室送检判断合格的标本,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以及结合临床症状,分离细菌并判定是否为致病菌,然后收集三家微生物室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菌株,统一送往中心实验室,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经过复核共分离鉴定出516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2014CLSI标准判读结果,来获取肺炎克雷伯菌对所选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以卫生部推荐使用的 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和对所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结果:  分离出的516株肺炎克雷伯菌,在重症医学科检出率最高,占21.7%,其次是呼吸内科,占14.7%;标本来源主要是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达53.5%;其次是尿液,占12.4%;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98.1%;其次是头孢唑啉,为50.4%;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3.1%。  结论:  本次研究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离自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其次是尿液标本,主要存在于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和普外科等科室,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和国内其他同类医院对比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存在不同差别,但和国外相关报道对比发现明显高于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所以我们首先要加强重点患者、重点部位和重点科室的监管工作,其次我们要继续做好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临床医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医务人员手卫生,医院环境学监测,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从而防止多重耐药菌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其他文献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主要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收缩。缺氧引起的PASMCs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升高是HPV的关键。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钙贮存库,在调节[Ca~(2+)]i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具有十分完善的Ca~(2
<正>报纸介入新媒体领域一般都是从办报纸网站开始的,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自己办的网站。但是,这么多网站,有几家能赢利?目前鲜见有报纸网站在信息传播和经营方面取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每年全世界死于轮状病毒感染的儿童约达611000。轮状病毒具有三层衣壳,其基因组由11个分节段的双链RN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