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有一种材料被多个场馆频繁使用,那就是竹材料。竹材料在中国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有着很深的情感基础和文化积淀,然而由于设计师长期疏于技术创新,思路被惯有方法所局限,并没有赋予竹材料长久的生命力,鲜有亮点和突破,因此竹材料在当今社会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竹材料在高科技、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上处于一个断层,研究竹材料的未来发展道路是迫切而必要的。本论文选取马库斯·海因斯多夫的竹建筑——世博会“德中同行之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在建造过程中的高科技手段和创新技术突破,探讨传统竹材料在新建筑中的应用规律。马库斯是一位来自德国的装置艺术家,在亚洲从事竹建筑设计可能性研究多年,长期致力于竹材料的研究和创新,在竹建筑领域具有杰出贡献,填补竹材料应用的多项空白,提升了竹材料的使用价值,引领世界范围内建造、研究竹建筑的潮流,引导传统竹材料应用于新建筑领域。马库斯的竹建筑,颠覆了传统形式上的建构方式,改变了竹材料固有一成不变的形象,将其完全至于现代环境中,使竹建筑的研究登上了一个新的层阶。论文对国内外竹建筑进行整合,分析竹材料的固有属性和引申属性,通过对竹材料的所有论述、归纳、分析,说明竹材料在多个层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由于竹材料受本身特征属性所制约,存在一些劣势,使用上受到限制,马库斯发明了特殊的连接构件,创新多种结构组合方式,与混凝土、钢结构等其他材料相结合,用精确的技术做支撑,用传统材料与高科技手段建造竹建筑。论文通过对马库斯竹建筑的研究,为新建筑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基于理论和案例的分析比较,得出的最终结论是:运用竹材料,重中之重是融入高科技的因素,传统的竹材料只有与创新的技术进行融合,运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改变材料本身属性中的劣势、发扬优势,与时代接轨,才能挖掘出最大价值,使其断裂层得以延伸,实现材料的可持续。竹材料在高科技、时尚、创新三要素方向发展,这是运用竹材料进行设计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唯一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