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自闭症谱系障碍者中14岁以下儿童超过200万。面对人群的高发病率,医学界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交障碍及限制性重复刻板行为两大核心症状进行治疗。目前社会机构更多的采用教育干预的方式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观察到在特殊教育学校多以卡通或真实事物的图片或者视频作为学习材料,因此本文将卡通和真人的社会情境图片和视频作为实验刺激材料,利用眼动设备,探究自闭症儿童观看卡通和真人图片和视频的刺激材料的注意方式特点,为干预方式提供研究支撑。本研究以武汉市两所自闭症康复学校的37名3-6岁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内实验设计,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进行了三项实验研究。其中包括卡通和真人静态简单社会情景(1人和2人)实验研究、卡通和真人静态复杂社会情景(3人和4人)实验研究、卡通和真人动态复杂社会情境三个实验研究。三项实验共同探究社会情境复杂度及社会情境表现形式(卡通和真人)对儿童注视特点的影响。结论如下:第一,静态简单情境下,自闭症儿童观看图片整体的注视点数、眼跳速度,社会情境表现形式主效应显著,表现为自闭症儿童给予卡通情境更多的注视。自闭症儿童对图片中人物眼睛区域的注视时长分析中人数和真实性交互作用显著,表现为1人时儿童对真人眼睛给予更多注视,2人时儿童对卡通区域人物眼睛给予更多注视;第二、静态复杂情境下,自闭症儿童观看静态图片的眼动注视指标、眼跳指标和对兴趣区域注视时长,人数主效应显著。人数越多,自闭症儿童对人物眼睛区域注视越少,对背景和身体区域注视越多。自闭症儿童对兴趣区域的注视时长分析中,社会情境表现形式主效应显著,表现为儿童观看真实人物时,相比卡通人物,对头部区域注视少,身体和背景注视多;第三、动态复杂情境下,自闭症儿童能够对卡通中人物的眼睛区域给予更多注视,且指认环节中,对卡通情境中人物的情绪指认得分高于真实情境中的得分。以上实验结论可指导特殊教育工作者时,选择合适的干预材料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社交干预。内容为单人社会情境时,可选择真人形式;内容为多人或者动态社会情境时,建议考虑卡通形式,同时减少背景的复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