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肥披碱草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和2010年对不同建植年份的肥披碱草实验无性系,在成熟期和果后营养期进行大样本取样,分析无性系各数量性状的差异、衰老过程及其与生长年限增加的关系;于2009年和2010年从肥披碱草种群抽穗初期开始,每隔4d对进入抽穗初期的生殖分蘖株一次性挂签,并于籽实蜡熟期大样本取样,分析5次挂签样本生殖分蘖株数量性状的差异及其与缩短生殖生长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成熟期,随生长年限增加,2010年,生长年限为6年生的无性系,其生殖株数、生殖株生物量、分蘖株生物量、RA分别比2年生的减少了90.4%,98.1%,81.3%,85.3%。2009年,生长年限为5年生的分别比2年生的减少了71.5%,69.2%,53.8%,33.7%。2009年,无性系营养株数、营养株生物量5年生比2年生的增加了62.5%,64.5%。生殖株数量性状的减少和营养株数量性状的先增加后减少,同时反映出肥披碱草无性系是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呈现为衰老过程。在果后营养期,随生长年限增加,2010年,生长年限为6年生的无性系,其生殖株数、生殖株生物量、分蘖株生物量分别比2年生的减少了93.4%,98.4%,82.2%,2009年,生长年限为5年生的无性系,其生殖株数、分蘖株数、生殖株生物量、分蘖株生物分别比2年的减少了59.8%,20.3%,73.4%,64.4%;冬性芽数、冬性苗数、冬眠构件数比2年的分别减少了65.8%,48.5%,57.1%。现实无性系和潜在无性系呈现出随生长年限增加的衰老过程。在成熟期,肥披碱草生殖株各数量指标随生长年限增加呈现不同变化趋势。2010年,生长年限为6年的无性系,其生殖株株高、花序长、株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分别比2年生的减少了25.2%,22.1%,46.8%,47.6%。2009年,生长年限为5年生的则比2年生的分别减少了17.8%,15.0%,45.1%,37.0%。生殖株各数量性状呈现出随生长年限增加的衰老过程。在肥披碱草种群中,不同抽穗时间的生殖株各数量性状均随生殖生长时间缩短逐渐减小。生殖生长时间的缩短不利于分蘖株的生殖生长、生殖分配和结实。在2010和2009两年,抽穗时间相差16 d,籽实生物量分别下降了75.1%和99.4%,结实率分别下降了60.5%和98.8%,生殖分配Ⅰ分别下降了29.2%和54.3%,生殖分配Ⅱ分别下降了66.7%和99.2%。并且除了2010年取样的生殖株的小花数和株生物量与缩短生殖生长时间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余性状则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除2010和2009年取样的生殖分蘖株的株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和小花数以对数函数下降,其余性状则都以指数函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