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有居住建筑的能效提升是影响整体建筑能耗的关键因素。我国开展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至今已跨越三个五年计划,节能改造设计标准已从50%提升至75%。相同气候地区居住建筑改造项目具体的改造方案与策略大体相似,对各种项目不同改造方案的成本效益进行经济性评估非常重要,有助于确定改造的优先次序、明确改造方案的改进方向和先进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成本和改造中获得的预期效益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然而较高节能标准改造方案由于技术升级所增加的成本,能否通过改造带来的效益在生命周期内收回或取得一定回报,从而具备经济合理性,一直以来没有得以研究和解决。本文针对相同气候区不同节能改造标准的多个典型案例进行成本效益评价与对比分析。本文提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成本与效益的分析框架及评价指标,根据案例选取原则,选取寒冷地区节能改造标准分别为50%、65%及75%的案例Ⅰ、案例Ⅱ和案例Ⅲ三个典型节能改造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个典型改造案例的技术方案与其生命周期的成本构成。在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建立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综合效益测算模型,并测算多个典型案例的改造后所产生的综合效益。最后,对三个典型改造案例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对策建议。对比的结果表明:1)三个改造案例整体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净现值都大于0,改造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2)供热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改造均具备良好的经济性,考虑投资成本的话,优先考虑供热系统的改造。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高、后期收益可观,但是使用成本高和在北方的使用规模不够导致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际使用不经济;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应积极探索创新的技术以提升高节能标准建筑围护结构改造的经济性;4)建筑围护结构各主要部位改造前后外墙散热量占比降低,外窗占比增大。外墙改造的成本占比大,是成本控制和技术提升的关键,应当尽可能找到外墙和外窗的节能改造经济的最佳平衡点;5)热源与供热管网的综合效率较低时,通过节能改造提高其综合效率将会带来很好的综合效益,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能源价格上涨对改造的综合效益有显著提高。随着节能要求的提高,改造初始投资成本的变化对于项目效益的影响也逐渐增加,说明控制改造初始投资成本是节能改造的关键。本文有图23幅,表20个,参考文献7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