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通过该技术得到的亚微米、纳米纤维无纺织物相较生物材料的其他结构形式,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如下一些独特的优点。①特殊的三维多孔结构,空隙完全相互贯通,且对液体有极好的滤过性,对满足细胞的营养和代谢需求具有先天的优势;②由于具有超过其他形式材料的比表面积,对于细胞的粘附和功能性蛋白的附着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③现在的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已经可以制成多层、多孔、多相以及中空的纳米纤维,为解决生物材料有机无机相复合、梯度结构的形成、药物缓释和力学强度不足等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④由于在几何尺寸上与生物体内的支持组织的微观结构上存在一致性,所以电纺工艺提供了一种模仿天然细胞外基质的手段,许多学者尝试将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而四川大学纺织研究所独创的气流-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的出现无疑为亚微米、纳米纤维的制备提供了更多的实现途径。    本课题选取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生物性能,并且来源丰富的天然生物材料蚕丝作为实验对象,旨在研究蚕丝蛋白的静电纺丝性能,获得纳米级的蚕丝蛋白纤维;并通过高压静电纺丝及气流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对蚕丝纤维进行加工,探讨在两种工艺条件下,在不同电压、纺丝液浓度、电极间距离、气体流量等因素的影响下,蚕丝蛋白纤维的成丝条件,探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