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道义推理发展特点的研究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义推理指在给定的情境下,关于个体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推理。尽管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养已使儿童具备一定的道义推理能力,但对学前儿童何时显示道义推理能力以及道义推理如何发展的,我们知之甚少。  探究3岁儿童道义推理的表现是否优于陈述推理,研究一采用Dack和Astington的选择任务范式的简化版本,即“吱吱叫老鼠任务”,测试98名3岁儿童在相同故事背景下的道义推理能力和陈述推理能力。结果发现:(1)3岁儿童道义推理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陈述推理,证明3岁儿童存在“道义优势”。(2)儿童在36~39个月就已经出现道义优势。(3)3岁儿童的语言能力不影响选择任务的表现。  研究二探索学前儿童的道义优势的发展规律以及道义推理的领域问题,对90名3~5岁的儿童进行“评价任务”,涉及道义推理和陈述推理。结果发现:(1)3岁儿童显示出道义优势,而4、5岁儿童没有表现出道义优势。(2)学前儿童在道义推理的道德领域、社会习俗领域和谨慎领域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且道德领域并没有表现出与社会习俗领域和谨慎领域基本一致的发展规律。(3)5岁儿童道义推理能力与语言能力显著正相关。  研究三,选取120名5岁儿童进行“道义任务”,让他们根据语音和图片提示在电脑上按键选择。道义推理任务涉及四种材料,具体、抽象、否定、肯定。结果表明:(1)5岁儿童在具体材料下正确率显著高于抽象材料;而5岁儿童在肯定与否定条件句下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2)5岁儿童在否定和肯定条件句材料下的反应时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相比抽象材料,肯定材料反应时更短。  本研究表明,3岁儿童道义推理比陈述推理表现好,显示出道义优势;4、5岁儿童没有显示道义优势。且学前儿童并没有完全区分道义推理的道德领域、社会习俗领域和谨慎领域。5岁儿童在具体内容材料下的道义推理比抽象内容表现得更好,且推理得更快。
其他文献
阅读不但可以收集信息、认知世界、开发思维,而且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高效阅读是一种能够让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阅读方法。包括了获取有效信息的速度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教育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自2010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实施“国培计划”以来,教育研
本研究通过四个实验考察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隐喻映射的双向性。实验1采用启动范式探讨在无意识词义判断条件下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映射方式是由始源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