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导致大学生心理失序的原因有多种,按照阅读疗法的基本原理,阅读活动匮乏可能是其中之一。在国内阅读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中,阅读疗法已成为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在对阅读与心理健康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幸福感研究相关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等),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探究阅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阅读与幸福感的关系。通过阅读解决个人问题属于积极应对,而有研究表明积极应对与幸福感正相关,由此提出本研究假设:基于内在动机的阅读对幸福感有积极影响。本研究选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综合幸福感问卷量表”、“大学生阅读动机调查问卷”等研究工具,以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理工科本科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阅读态度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及阅读态度与应对方式、幸福感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阅读动机与积极应对、综合幸福感显著正相关,高阅读动机大学生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具有更高的幸福感。阅读动机与除负性情感外的幸福感各维度均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显著负相关。自我成长阅读动机进入回归方程,对积极应对和综合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有积极影响。 2.闲时进行课外阅读的大学生与很少课外阅读的大学生在应对方式(积极应对)与幸福感(生活满意、生命活力、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综合幸福感)上存在差异。 3.积极阅读者(阅读量在12本/年以上的)的正性情感、生命活力、主观幸福感、综合幸福感高于非积极阅读者,在统计学上达到显著水平。 本研究通过分析讨论大学生阅读与应对方式、幸福感现状及阅读与幸福感关系,认为基于内在动机(自我成长动机)的阅读对幸福感有积极影响。关注大学生自我成长需要,关注“二年级现象”,了解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与引导,提供有针对性的导读,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应对和幸福感水平的提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对后续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