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柚木(Tectona grandis L.f.)属马鞭草科(Verbenaceae)柚木属的落叶半落叶性高大乔木。柚木速生特性和优良的材质使其在世界珍贵木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且随着原产国的供应减少以及国内市场的需求增加,柚木人工林的种植已成为我国南方人工林发展的投资热点。本研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广东省揭阳市和海南省柚木人工林为对象,通过设置122个20m×20m样地,调查样地内柚木生长情况,记录坡度、坡位、坡向和海拔等地形因子,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及测定土壤密度等土壤物理性质,探讨柚木人工林生长与立地的关系,寻找影响柚木生长的主导因子,从而划分柚木立地生产力等级和立地类型,为我国发展柚木人工林的立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气候、立地条件,三个地区间柚木人工林生长情况存在差异。同一年龄段比较,云南版纳地区13年生柚木人工林的生长均显著优于广东揭阳和海南省三地的柚木人工林。由于小地形和土壤条件差异,同一地区不同调查地点柚木生长状况也不一,云南版纳地区的坝莲蓉树高和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均显著优于其他地点;广东揭阳地区的东瘄寮树高和胸径显著优于高明山和公司后;海南的尖峰岭树高、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则显著劣于另外三个地点。(2)拟合柚木人工林weibull直径分布模型,效果良好;以预测模型进行K-S检验,样地通过率达到100%,表明此参数预测模型适宜柚木人工林直径分布的预测。(3)对柚木人工林树高-胸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研究树高随胸径生长的变化规律;分别以三个地区调查所有数据为对象,选出适宜西双版纳、揭阳、海南柚木人工林的胸径-树高生长方程。三个地区综合拟合和按地区拟合的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乘幂模型最适用于三个地区综合模型和版纳、揭阳,而多项式模型最适用于海南。(4)柚木在通气透水性较好的粉砂质壤土的生长好于在砂壤土和重壤土,容重1.01.3 g·cm-3的土壤更适宜柚木生长;土壤的酸度对柚木生长影响效果显著,在强酸性、交换性Al3+和有效Fe含量高的立地生长极差;在全N、全K、有效Zn2+、交换性Ca2+、交换性Mg2+和盐基饱和度含量较高的立地上生长最佳。(5)通过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划分土壤养分等级,并选择其他合适的立地因子基于数量化理论Ⅰ建立适合西双版纳、揭阳和海南的柚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回归模型。所得模型拟合R方均较高、且模型达到极显著,根据回归模型各样地得分划分生产力等级(高产组、中产组、低产组和劣产组),选择合适的立地因子划分立地类型,并对各生产力等级柚木生长情况、立地特点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