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二乙炔/ZIF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致变色可逆性的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teran_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炔(DA)单体在254 nm紫外光照射下或者γ射线和X射线下进行聚合可得到聚二炔(PDA),PDA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即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热、溶剂、机械应力、p H、金属离子、微生物等),自身的颜色可由蓝色变为红色,相应蓝色对应的紫外可见吸收峰由原本的640 nm左右蓝移至540 nm左右。PDA具有的光学特性使其可作为传感器使用,但当撤销刺激后,它的颜色不能返回至原始的蓝色,如作为传感器不能重复使用,增加了传感器成本。为了得到使用率较高的传感器,本论文以聚二炔为基础设计了三种具有热致可逆变色性能的复合材料,具体如下:(1)将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ZIF-8)与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PCDA)在低温下进行自组装后,室温下经紫外光的照射得到聚(PCDA)/ZIF-8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FT-IR)、拉曼分析(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动态光散射(DLS)和热重(TG)等对聚(PCDA)/ZIF-8复合材料进行形貌、结构及粒径尺寸的表征。复合材料热致可逆变色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光聚合时间3min,PCDA与ZIF-8的最佳质量比为5:2时,30~90℃可实现多次可逆热致变色,表明聚(PCDA)/ZIF-8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致可逆变色性能。同时制作了聚(PCDA)/ZIF-8复合材料的聚乙烯醇薄膜和聚(PCDA)/ZIF-8复合材料的粉末,薄膜与粉末均显示出多次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变色温度分为两个阶段,室温至120℃为蓝色(?)红色,120~180℃为红色(?)橙色,温度高于180℃时,复合材料失去热致可逆性能。(2)将沸石咪唑酯双金属有机骨架(CoZn-ZIF)与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PCDA)在低温下进行自组装,紫外光照射后得到聚(PCDA)/CoZn-ZIF复合材料。由于聚(PCDA)/CoZn-ZIF引入Zn2+,改善了聚(PCDA)/ZIF-67的热致变色不可逆。探究CoZn-ZIF中两种金属不同摩尔比、紫外光聚合时间及PCDA与CoZn-ZIF不同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热致可逆变色性能的影响。光照时间为3 min,Co2+:Zn2+摩尔比高达M5时,聚(PCDA)/CoZn-ZIF仍具有良好的热致可逆变色性能。其粉末以及聚乙烯醇薄膜均有多次循环且灵敏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可作为温度传感器使用。(3)在聚(PCDA)/CoZn-ZIF的基础上,用X2+替代Co2+,制备了聚(PCDA)/XZn-ZIF复合材料,该材料变色温度由80℃降低至55℃。探究了低温可逆热致变色性能:随着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中聚合物分子量越大,撤销热刺激后不易返回蓝色。XZn-ZIF中X2+:Zn2+比例增大,返回初始蓝色所需要的时间加长,当X2+:Zn2+摩尔比为M4时,复合材料仍具有良好的热致可逆变色性能。
其他文献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发展日新月异。而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阐明体细胞克隆中相关的表观遗传学异常及其纠正,目的是为了提高克隆动物生产的效率。现有的研究已经明确大部分的供核表观遗传修饰是可以被卵母细胞重编程,少部分研究表明特别是源自供体细胞中基因组的印迹难以被成功重编程是导致克隆胚胎发育异常的关键原因。因此,如何通过调节DNA甲基化水平
发光MOF材料是由无机金属离子、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所组成具有特定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发光MOF材料由于可调控的结构,快速的时间响应性,良好的热稳定性。从而在离子识别、硝基芳香族化合物(NACs)识别、无机或有机小分子识别、pH响应等各方面都有特定使用性。本论文第一部分,选用三苯胺类双官能团的含氮含羧酸配体4,4’-((4-(1H-1,2,4-triazol-1-yl)phenyl)
肠道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同时也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屏障的完整与免疫功能的健全是机体健康的保障。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有益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促生长方面,虽也有关于其在维持肠道屏障与抑制炎症方面的报道,但枯草芽孢杆菌影响肠道屏障与免疫的机制尚不清楚。枯草芽孢杆菌的剂量和肉鸡的日龄是否会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效果造成影响也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在不同时间采样,研究枯
睾丸是精子发生的场所,哺乳动物的睾丸位于体腔外的阴囊中,成年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睾丸的正常温度均比身体核心温度要低。阴囊局部高温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严重损伤雄性生育的重要因素,温度过高会引起热应激(heat stress),影响睾丸的生精过程,降低精子的质量和数量,甚至导致不育。目前热应激引起的种畜精子发生异常、繁殖性能下降是畜牧生产中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内质网在许多细胞的生物发生过程
头孢噻呋是第3代动物专用头孢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具有抗菌活性强、给药后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及生物半衰期长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本研究旨在研制抑菌作用强、包封率高、安全稳定的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安全性评价和药效学初步评价,为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依据。1.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含量,超滤离心法测定头孢噻呋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由轻质元素(B,C,N,O,H)通过牢固的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类新兴的多孔共价有机聚合物,具有高孔隙率,定义明确的孔径,有序通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高稳定性和多维性等显著的特点,在化学传感,气体存储和分离,催化,光电器件,小分子吸附和药物传递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针对性地选择含有四个官能团且具有大共轭π
力致发光是指材料受摩擦、刮划、挤压、撞击、拉伸、压缩等机械刺激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光现象。由于力致发光直接建立了力学参数与发光信号之间的关联,其在可视化力学传感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基于力致发光的可视化力学传感在结构健康监测、生物力学监测、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已报道的力致发光材料总体上存在着发光颜色单一、发光效率不足以及发光瞬态性等问题,因此,亟需发展新型、高性能力致发光材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不仅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食物链的累积作用,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中,OTA会对肾脏、肝脏、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造成有害影响。然而,OTA如何影响哺乳动物卵母细胞质量的机制仍不明确。在本研究中,通过向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7.5μM的OTA,暴露16小时,统计卵母细胞体
社区发现是一个基础性的且被广泛研究的问题。现有的社区发现算法多是聚焦于网络拓扑,然而随着真实世界网络中实体可用属性的多样性增加,捕获网络结构和属性的丰富交互关系来进行社区发现变得十分重要。通过对现有社区发现方法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本文主要在融合结构和属性视图的可重叠社区发现和基于染色随机游走的可重叠社区发现两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提出了融合结构和属性视图的可重叠社区发现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一种自主复制型单股负链DNA病毒,其复制完全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复制酶系统。PPV基因组主要包含两个开放性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s)ORF1和ORF2,ORF1编码非结构蛋白NS1、NS2和NS3,ORF2编码结构蛋白VP1和VP2。其中,VP2是病毒最重要的结构蛋白,占病毒衣壳组分的90%以上,是PPV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