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我国2013年汽车产量达2211.68万辆,同比增长率为14.8%,远远高出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其产量为1104.59万辆),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我国目前有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分别位于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这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其根本原因是整车带动产生了巨大联动效应。但是我国其他一些地区,如江浙偏远一带、河北、山西和陕西等地区的整车发展不好,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最大限度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解决零部件产业集群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土地问题、环境问题、研发及设施问题。为了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需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向新型环保方向转变。本文所提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是以汽车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调查问卷和GEM模型等多种方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最后通过对玉环县的实证调查加以说明。首先,本文对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国内外汽车产业集群的理论做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界定了汽车零部件的研究范围,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及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发现了制约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些问题。再次,本文介绍了GEM模型的相关知识,并通过调查问卷,运用GEM模型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出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第四,本文在总结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集聚-集约-集群-绿色”,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集聚化功能配套、集约式土地发展、集群式服务设施、绿色环保,并且详细分析了各个理念的具体情况。最后通过对玉环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介绍了其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具有的优势和风险,着重提出了“集聚-集约-集群-绿色”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