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能源短缺,光伏行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前景广阔而巨大,由于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资源广泛等特点,因而被认为是将取代传统能源的重要资源。在光伏产品的应用中,光伏发电市场受到各界关注,由于在世界范围内耗电量巨大,因此各国纷纷推出相关政策法规,促进这一新能源的推广,世界光伏发电市场在近年发展迅猛,成果显著。光伏与建筑相结合这一新兴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建筑物的自主产能,有力的解决建筑物能耗问题而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采用光伏屋顶电站的建设方式,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不破坏建筑物本身,因此受到青睐。同时,业内人士希望通过降低电站运行成本,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价上网。但由于光伏电站示范工程相对较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完善,缺乏全面、详细的介绍与总结,因此各界缺乏统一认识,示范工程建设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大大限制了光伏项目的发展。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新校区教学服务中心100kWp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全程参与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分别从设计、施工、评价等方面,全面的介绍光伏发电项目的构建流程,总结并提出一些方案,为类似项目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实践结果表明一个良好的光伏发电项目需要协调投资要素与建设要素,设计方案与建设方案,需要太阳能专业人员和建筑专业人员共同协作,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在影响光伏工程的投资要素中,组件所占份额较大。由于建设要素包含内容较多,要根据所在电网情况、实际用电情况选择并入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设模式,组织管理模式,从而推动工程的高效进展。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在保证不影响发电输出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通过调整安装角度与安装距离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在并网方案的确定中应充分结合项目特点,保证并网安全,提高示范项目的实用性。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现场的状况,统一规划,节省人力物力,并兼顾质量监控,同时尽可能寻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建设团队。在系统维护评价阶段,对各分系统的发电情况进行分析、汇总,结果表明各分系统发电效果良好,其中单晶硅系统发电优势高于多晶硅系统,单轴跟踪系统由于采用程序控制的方式无法对太阳实时跟踪因此优势不明显,逆变器运行状态良好。